許小年:自由市場不死

 作者:許小年    274

弗里德曼很多年前就說,貨幣政策不能由中央銀行來相機抉擇。為什么呢?沒有人能夠準確判斷經濟未來的走勢,并以此為基礎,在正確的時點上、用正確的力度,進行恰到好處的貨幣政策操作。這是給神提出的要求,而我們之中沒有神。由人來操作貨幣政策,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在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合作的研究中,他們用大量的數據說明,美國的貨幣政策非但不能熨平經濟周期,反而制造了經濟的周期波動,貨幣政策是波動的根源(見圖二)。為了穩(wěn)定經濟,首先要穩(wěn)定貨幣供應,所以弗里德曼提出貨幣供應的固定規(guī)則——比如說每年增長3%,和經濟增長基本保持同步。最好的貨幣政策就是無為而治,別瞎折騰,別假裝你能先知先覺。

弗里德曼的思想受到奧地利學派的強烈影響,奧地利學派的貨幣理論雖然粗糙,但抓住了現代市場經濟和貨幣之間的一些根本的關系,例如哈耶克就認為,貨幣供應的增加會導致利率低于均衡水平,從而刺激對資本的投資。當商業(yè)銀行手中握有一大堆現金,當所有符合標準的申請人都已經拿到按揭貸款的時候,剩下的錢怎么辦?銀行一定要把它變成生息資產,否則每天還要支付儲蓄者利息,只有成本,沒有收益,次級按揭就應運而生,把錢貸給了不合格的人。

次按的產生和銀行的貪婪有關,和購房者的貪婪有關,和投資者的貪婪也有關,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貨幣發(fā)得太多了,超出了實體經濟的需要,多余的錢就四處為害,制造泡沫。投資者買了那么多次按產品,不就因為手里的錢太多了嗎?金融機構的高杠桿,同樣是因為流動性過剩。貨幣發(fā)行是誰的責任?中央銀行。你說這是市場失靈還是政府失靈?

做次按生意的,不只是雷曼兄弟和美邦保險(AIG),還有“兩房”?!皟煞俊笔钦С值钠髽I(yè)(GovernmentSponsoredEnterprise,GSE),拿著政府信用去做資產證券化,用格林斯潘的話講是“風險國有化,收益私有化 ”,他在這個問題上倒是對的?!皟煞俊闭加忻绹抠J市場的半壁江山,得到參、眾兩院長期和有力的支持。為什么呢?“兩房”表面上降低了民眾的購房成本,政治上是得分的,而且“兩房”為議員們提供了不少政治捐款。現在“兩房”也出事了,你說這是市場失靈呢,還是政府失靈?

泡沫遲早要破滅,誰不怕股價下跌?但是沒有關系呀,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破產,市場動蕩,美聯(lián)儲就減息,穩(wěn)定市場?!?·11”事件發(fā)生后,照例減息,華爾街戲稱這種政策為“格林斯潘期權”,出事兒有格老撐著,你還怕什么?貪婪與恐懼失衡,你說這是市場失靈還是政府失靈?

我的看法是兩類失靈都有。

南方周末:如果市場足夠有效率,或者監(jiān)管足夠有效率,會不會有一種機制可以遏制泡沫?

許小年:在貨幣超發(fā)的情況下,要靠市場監(jiān)管來防止泡沫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誰能預見到,次按會鬧出這么大的問題?還是要從源頭上控制貨幣供應,貨幣多了就成禍水,一旦放出來,就很難管住。

中國的監(jiān)管不可謂不嚴吧,當我們在穩(wěn)定匯率的壓力下,放出了大量貨幣的時候,到處可以看到泡沫,股票市場上、房地產上、還有實體經濟中的泡沫——過剩產能。你管得住嗎?我們這兒是強勢政府,說打壓房價、股價就打壓,說不讓投資上項目就上不了,這都控制不住。為什么中國的出口這幾年勢頭這么猛?國內產能過剩,逼得沒辦法呀!不得不往海外走。在西方國家,政府的政策工具比我們還少,他怎么能防止泡沫?

南方周末:這次危機中有市場失靈的因素嗎?金融衍生品泛濫是市場失靈還是政府失靈?

許小年:當然有市場失靈的因素。

貨幣超發(fā),次按大行其道,商業(yè)銀行其實心里有數,次按違約率高,是有風險的,他要把風險轉移出去,于是就拉著投資銀行搞資產證券化,把次按打包切塊,做成MBS(抵押貸款證券化)、CDO(債務抵押債券),賣給投資者,回收現金。

市場可以分散風險,但前提是投資者知道如何為風險定價。CDO這類的產品過于復雜了,在 CDO的基礎上又做出了CDO平方,層層切塊組合,直到今天也沒人知道怎么定價。市場如果不能定價,當然就是失靈了。投資者這時就把定價的任務交給了評級公司,可是評級公司也沒有定價公式。大家知道評級公司沒有定價方法,只不過找到這么一個機構,有了一個說法,就可以開炒。投資者忘記了巴菲特的原則,不懂的東西千萬別碰。由于搞不懂,心里畢竟不踏實,投資者就去弄一個保險,CDS(信貸違約掉期),美邦也樂得多賣個保險產品,誰想到后來正是CDS把美邦拖垮。

市場失靈怎么辦?政府干預嗎?禁止資產證券化?恐怕不行。商業(yè)銀行永遠面對著一個矛盾——短存長貸,貸款期限大于存款期限,資產的流動性低,風險高。資產證券化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金融創(chuàng)新,有助于降低銀行的風險,監(jiān)管者不能因噎廢食,卡住不讓它發(fā)。在定價環(huán)節(jié)上靠政府嗎?如果市場沒有定價公式,為什么政府就有呢?布萊克和舒爾茨教授因推導出了期權定價公式,獲得了諾貝爾獎,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這里我們又假設了一個比我們任何人都聰明的政府,能在黑暗里照亮我們的道路,找出我們不知道的定價方法。如果政府也不知道如何定價,監(jiān)管的依據又是什么呢?

當然,監(jiān)管當局可以規(guī)定,太過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不準上市。但是政府怎么判斷哪些過于復雜,哪些利大于弊,可以放行呢?它有足夠的信息和金融產品的知識嗎?還是那個問題,政府比市場更高明嗎?所以市場失效并不意味著政府有效,靠市場還是靠政府,對具體案例要做具體分析。

南方周末:那政府的監(jiān)管能起什么作用?

許小年:監(jiān)管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規(guī)則的制定和執(zhí)行上,而不在具體產品和風險的判斷上。比如要不要監(jiān)管投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現在回過頭來看,是有必要的,防止杠桿率過高,這次雷曼、美林、大摩、高盛以及眾多的對沖基金都吃了這個虧。第二,對沖基金要不要有最基本的監(jiān)管,我認為也是需要的,可以考慮上報信息的要求,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但不能太多太細,避免把對沖基金管死。對沖基金有著實實在在的市場需求,有著實實在在的市場功能。第三,CDS那樣的市場完全沒有監(jiān)管,恐怕也不行。

監(jiān)管的另一作用提出公司治理機制的新的指引。這次金融危機暴露出華爾街的一些制度設計問題,投資銀行高管們的風險和收益不對稱,世道好的時候,每年可以拿幾千萬美元的獎金,世道不好的時候,照樣活得很自在。于是大家都去冒險,冒險成功,收益他有一大份兒,如果失敗,懲罰落不到他頭上。把公司搞破產了,他在雇用合同中還有一個黃金降落傘的條款。不能給他黃金降落傘,要給他一個進監(jiān)獄的通知單。

為什么在這次危機中,高盛損失最小?有人認為和它以前的合伙人制有關。對于上市公司,高管玩的是股民的錢。在合伙人制度下,高管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在拿自己的錢賭,風險意識和風險控制肯定會比上市公司強。什么形態(tài)的金融機構更好一些,這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華爾街的確存在問題,但這些問題不是道義譴責所能解決的,要靠新的制度安排和激勵機制,政府可以發(fā)個指引,具體落實是股東、董事們的事,是市場的自我改正。

特別需要注意,監(jiān)管在發(fā)揮作用的同時,可能帶來另一類危害,那就是阻礙創(chuàng)新,過度管制而窒息金融體系的活力。這類危害在國內看的太多了,由官員自身的激勵所決定,監(jiān)管總是傾向于保證絕對安全,因為出一點事,他就有可能丟烏紗帽,而創(chuàng)新的收益又沒有他的份兒。過度監(jiān)管的另一原因就是尋租,一個發(fā)審會的名單就可以賣幾十萬。你看我們的企業(yè)債市場,不就是給管死的嗎?

要區(qū)分監(jiān)管和市場基礎制度的建設,更多地靠制度,而不是監(jiān)管。監(jiān)管機構有多少人,他哪里盯得過來,他怎么能判斷哪些是好的風險,哪些是壞的風險?把風險減少到零,即使可能,也不可取,因為金融市場的基本功能就是識別風險,為風險定價和分散風險,你把風險控制到零,金融市場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風險等于零的時候,收益也是零,金融機構活不下去,也沒有必要活下去。

應對市場失靈,要做成本效益的分析,更多地從市場基礎制度的調整上來想辦法,而不是一出問題就加強監(jiān)管,監(jiān)管是最后一道防線,也往往是成本最高的。

我從來沒有講過市場是萬能的,但也從來也不相信政府是萬能的。制定公共政策,一定要考慮到監(jiān)管的成本,成本包括信息和人員成本,更重要的是抑制創(chuàng)新對實體經濟造成的傷害。公眾在這里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缺乏監(jiān)管,金融機構在利潤驅使下過度創(chuàng)新引起的風險;另一個是在求穩(wěn)心態(tài)和尋租沖動下的過度管制。我們要在兩個“魔鬼”中選一個(TheLesserofTwoDevils),并不是在魔鬼和天使中進行選擇,別搞錯了。請注意“魔鬼”和“天使”這兩個詞,在這里沒有任何道德褒貶的含義,只不過是“成本”和“收益”的擬人化說法。

所有凱恩斯主義者的錯誤也正在這里,他們正確地看到了市場失靈,卻錯誤地認為政府干預和市場失靈如同天使與魔鬼,而沒有想到這是在兩個魔鬼之間的權衡。兩個魔鬼之間會達到某種平衡或者均衡嗎?可能要通過不斷的試錯才能找到一條比較合理的道路。大蕭條是一次試錯的過程,這次危機也是一個試錯的過程。

如何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出現?不要把貨幣政策交給個人,重溫弗里德曼的政策建議,按固定的增長率供應貨幣。固定規(guī)則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央銀行無法行使最后貸款人的職責,如果處在當前這樣的金融危機中,固定規(guī)則會束縛央行的手腳,沒法增加貨幣供應以解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燃眉之急。但是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在法律程序上可以設立授權標準,當金融體系出現崩潰的危險時,可以由立法機構授權中央銀行來救援,一旦局勢穩(wěn)定,重新回到固定規(guī)則。

南方周末:您如何看待那么多的聲音批評自由市場制度?

許小年:這是一種有意思又很奇怪的社會心理。中國人講面多加水、水多加面,一看市場出問題了,大家馬上就覺得市場是個妖魔,得有人來管管,而且人們對于自己管理市場的能力,總是估計過高。過去我們常說,“認識自然的目的是改造自然”,現在不提改造了,現在的口號是“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什么有這個變化?人類學聰明了,認識到自己的渺小,認識到自己能力有限。

人們總覺得經濟和自然不同,經濟體系是我們自己搭起來的,為什么不能管得好一點呢?但我們有沒有想到,人類創(chuàng)造過很多東西,最后也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所及。比如說互聯(lián)網,它的運作方式現在有誰能說的清楚?沒有,就這么創(chuàng)造出來了,有誰想過要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模型,全面地描述互聯(lián)網的運行,以便于我們進行集中的管理和調度?

這實際上是個哲學問題,即便是人類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系統(tǒng),也會像自然界的宇宙一樣,像環(huán)境一樣,永遠有人無法認識的內容。市場體系是同樣的,經過每一次危機,我們都對市場有了新的認識,都會采取措施防止危機的再次發(fā)生,但是由于我們不可能完全理解市場運行的規(guī)律,將來還會發(fā)生危機。對于這一點,人們在心理上很難接受,這也許和“不可知論”的名聲不好有關,人們總把“不可知論”和消極、宿命聯(lián)系在一起。

金融危機還在發(fā)展之中,現在不急于下結論。有些事已經看的比較清楚了,像貨幣供應,千萬不要超出實體經濟的需要太多。其次,問題不在華爾街的貪婪,人性生來貪婪,大家都一樣,要問的不是如何抑制華爾街的貪婪,抑制華爾街的貪婪等同于抑制每個人自己的貪婪,而是要問應該進行怎樣的制度設計,使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實現貪婪和恐懼的平衡。

到目前為止,關于制度重構的討論很少,連貨幣政策規(guī)則都不討論,忙著指責這個,指責那個,用 “甲不好,乙就一定好”的邏輯,否定自由市場制度。自由市場制度的確遇到了麻煩,但這不是它的終結,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自由市場制度仍將是資源配置的主導機制,盡管它不完美,而且問題不斷。

 小年,自由市場,不死,這次,金融

擴展閱讀

金融數學   2023.03.08

金融數學(Financial Mathematics),又稱數理金融學、數學金融學、分析金融學,是利用數學工具研究金融,進行數學建模、理論分析、數值計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動內在規(guī)律并用以指導實

  作者:張健詳情


與近20年我國房地產業(yè)總體上的蓬勃發(fā)展相比,國內在房地產金融方面的實踐和研究都顯得較緩慢,譬如許多專業(yè)人士對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房地產投資基金、房地產私募基金、夾層融資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等概念還是

  作者:張健詳情


前言:這幾年,銀行業(yè)創(chuàng)新的意識普遍有所提高,把創(chuàng)新提高到了一個戰(zhàn)略的高度。農行緊跟時代的步伐,抓住發(fā)展的機遇,抓住創(chuàng)新的機遇,在今年提出了一個口號,就是“打造創(chuàng)新型銀行”,要結合市場的變化、客戶需求的

  作者:胡一夫詳情


2012年陸家嘴論壇于6月28日到30日在上海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金融治理改革與實體經濟發(fā)展”。中國經濟在經歷3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出現了亟需破解的困局。經濟增速下滑、物價屢創(chuàng)新高、實體經濟內

  作者:王玨詳情


11.8億入主天弘基金,阿里巴巴從與人合作賣基金,到自己控股做基金。馬云的金融夢想,因為這一步“天馬”行空,大踏步地進入廣闊的個人財富管理領域?!   〗鹑跇I(yè)不會因為股權變更的個案而頃刻間翻天覆地,金

  作者:張恒詳情


系列專題:直面金融危機  將商品或品牌直接植入影視劇或娛樂節(jié)目的內容中,給觀眾留下品牌印象的隱性廣告就是所謂的植入式廣告,又稱嵌入式廣告。與其它隱性廣告一樣,植入式廣告不具有可識別性,是一種使消費者難

  作者:陳紅衛(wèi)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