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巨子聯(lián)想20年的45條成功法則

 456

(1)利用傳統(tǒng)制度中的資源,營造一條新興之路。在新舊制度犬牙交錯的環(huán)境中,找到一個反抗舊制度但又不立即與其分裂的方法。充分利用兩者的長處——舊制度的穩(wěn)定和新制度的機會,而又避免兩者的短處——舊制度的僵死和新制度的風險。

  (2)做出一條光彩奪目的項鏈來。有的人像一顆珍珠,有的人不是珍珠,不能像珍珠一樣閃閃發(fā)光,但他是一條線,能把那些珍珠串起。企業(yè)的領導者必須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你是那條線。

  (3)在商品的買賣之間有一種東西,能喚醒人們的夢想和激情。一些優(yōu)秀的人被訓練成商人,并且開始以商業(yè)準則來衡量自己的行為,這沒有什么不好。

  (4)真正的尊嚴是不怕被別人踐踏的。讓自己的利益、自尊和身家性命時刻處在風險之中,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它促使一個人堅忍、挺拔和斗志昂揚,并且頑強地保持一種既崇高又有實效的道德水準。

  (5)“定戰(zhàn)略”始終是治理公司的第一要旨。在這里沒有一勞永逸,即使是那些最棒的戰(zhàn)略也會因時而變。
  (6)把國家的大潮流用好用足。利用“天時”和“地利”去實現公司的市場計劃。

  (7)了解世界正在發(fā)生什么事。優(yōu)秀的管理者都是胸懷大局的人。

  (8)實用主義的處世方式和遠見卓識一樣重要。杰出的企業(yè)家都是信念堅定的人,同時又是超級機會主義者。處理公司內外的紛爭,所憑據的常常不是原則,而是常情,不是個人的得失,而是公司的利益。

  (9)斗智不斗勇。這世道的許多事情并不在于一時一事的秉公周正,而在于維系大局的平衡,所以既然不能“智取”,那就認罰。

(10)謹慎行事,同時敢于鋌而走險。每逢需要豁出命來放手一搏的時刻,絕對不能躊躇不前。

  (11)絕不輕言放棄。把5%的希望變成100%的現實,是聯(lián)想的管理哲學中最令人激動的部分之一。與其說這是管理,倒不如說這是信念。

  (12)辦公司就是辦人。一支隊伍比一個產品更重要,所以必須帶出一支隊伍來,公司才能長久。

  (13)選拔繼任者是“最艱難的工程”,必須早做打算。一個公司如同一個人的肌體,如果不能吐故納新,也就必然失去生機。

  (14)把權力和利益交給那些真正承擔責任的人。這是激發(fā)一個人的潛在能力最有效的辦法。
  (15)絕對不能以“和稀泥”的方式處理人事之間的糾葛。一個機構的領導者中一旦出現嫌隙而又不能迅速彌合,就會讓屬下不由自主地劃線站隊,各自確定愛憎以及尋找靠山,進而使整個公司不能避免派系的侵害。

  (16)永遠只做自己能力所及、而又有利可圖的事。一個卓越的經理有足夠的智慧辨別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能做的,什么東西雖然很好,但不是現在做,而是在將來的某一個時間做。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常常比知道自己能夠做什么還要難,越是偉大的人就越是如此。

  (17)經理人員特別善于在政府官員面前推銷公司,就像銷售人員特別善于在用戶面前推銷產品一樣。

  (18)搶在產業(yè)的起飛階段進入市場。這是商場制勝的奧秘之一。

(19)一項產品即使在設計方面完美無缺,也不能算是最后的成功。因為生產一臺機器和生產100萬臺機器之間的區(qū)別,絕不僅僅在于數量,它將導致整個生產的組織和流程發(fā)生根本變化。

  (20)一項產品的啟動,需要貫通整個組織的鏈條。在擁有正確的戰(zhàn)略方向、成熟的技術和足夠的資本之后,決定勝負的關鍵之役常常取決于一個小組甚至一個人。只要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錯,就會滿盤皆輸。

  (21)最好的東西不一定是用戶所需要的,只有最適合用戶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市場的選擇和實驗室里的選擇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在實驗室里可以不遺余力地追求完美,但是在市場上,用戶不在乎你的技術是否完美,他們只關注自己的需要。

  (22)讓億萬普通人認識到自己的需要。最佳的廣告策略不是推銷產品,甚至也不是推廣形象,而是在企業(yè)利益和客戶需求之間,找到一個最好的結合點。

  (23)向消費者獻上最好的產品,再加上誠實、微笑、循循善誘和百般奉承。商業(yè)的權力和資本已經無法驅使民眾為己所用,普通百姓口袋里的錢成了推動國家經濟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力量。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強迫老百姓購買他們不愿意買的東西。

  (24)不要只把眼睛盯著有錢有勢的人。普通人的需求往往能帶來至關重要的轉折點。

  (25)每做成一筆生意,就交到一個朋友。不僅要讓自己賺錢,而且還要讓客戶贏,讓代理商賺錢。生意做得越多,朋友也越多,做生意的機會也就越多。

  (26)技術當然是推動企業(yè)前進的力量,但若僅僅憑借技術,那就一事無成。因為任何技術都是短命的,真正使公司生生不息的,是創(chuàng)新技術和把技術推向市場的能力。

  (27)每個人都需要得到認可。精神的認可和物質的認可,都是不能缺少的。即使是那些最有才華、超凡脫俗的人,也在乎別人說什么。

(28)相信人的本性中具有追求利益的特征。一種好的利益格局,能夠讓人們把這種追求與職業(yè)的責任感結合在一起。

  (29)員工的收入體系永遠都是治理公司的一個支點。成功的戰(zhàn)略是將這一連串支點連成線,建立一條坦途。否則一切會議、號召、戰(zhàn)略目標都將成為例行公事,毫無生氣。

  (30)找到一條途徑,以法律和道德都能認可的方式來確認員工的利益。這需要智慧,還需要足夠的耐心。

  (31)管理的要旨在于,讓每個員工都清楚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什么事情。每項業(yè)務活動之間既不能有空白也不能有重疊,當然更不能有沖突。

  (32)理解和掌握媒體。媒體與企業(yè)就像一對各懷心事的恩怨夫妻:企業(yè)借助媒體的力量營造聲勢,媒體則無論情勢順逆都能從中漁利。

  (33)不要在意輿論的褒貶。當公司成功的時候,它容易成為一部分人的攻擊目標。當公司受挫的時候,它又容易成為另一部分人的攻擊目標。

  (34)你在為自己爭取活路的同時,也必須讓別人活。那種只顧自己痛快不管別人死活的做法,必然會遭到頑強的反擊,其中的關鍵點首先不是法律,而是常情。

  (35)最好的財務制度具有一種“預警的能力”,能讓公司的每一個人都以更確定的方式感受到責任和壓力。

  (36)投資者喜歡誠實的企業(yè)管理者。大多數管理者都會奉行“家丑不外揚”的原則。這是為了公司利益,還和個人品格有關。但事實證明,公司從誠實中得到的好處,總是比人們想像得要多。

(37)善于學習。杰出的人常常會犯同一個錯誤:過分關注讓自己成功的領域,而對新興的事務反應遲鈍。

  (38)掌握資本的特性——小錢和大錢不一樣。量變會帶來質變。你經營一樁20萬元的小買賣時,盈利10%并不難,但是你要讓手上的20億元賺回10%,那就要困難100倍。

  (39)必須學習如何對付屈辱、艱辛和失敗,也必須學習如何對付輝煌和成功。否則,成功就會成為一種妨礙自己發(fā)展的不利因素。

  (40)常懷危機意識。就像人們在危機中容易失去必勝的信心一樣,人們在成功時也容易忘記危機。

  (41)警惕緩慢逼近的危險。它常常比突發(fā)性的危機更可怕。

  (42)百折不撓。你和別人的不同不在于有沒有過失敗,而在于遇到失敗的時候,有沒有堅忍不拔的意志。

  (43)退卻比進攻更需要勇氣。對于一帆風順、志得意滿的經理人員來說,更是如此。

  (44)不要把企業(yè)當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員工既要感到有溫馨的一面,更要奮勇爭先而感到壓力的另一面。

  (45)矢志不渝。每個公司在初創(chuàng)時都是激情滿懷的,問題在于隨著歲月的流逝會不會漸漸冷漠。所以,有必要在每年的第一天里問問自己:我還有當年的那份激情嗎?
 巨子 功法 法則 聯(lián)想 成功

擴展閱讀

勤勞致富只是說說而已,其實大家更喜歡的是一夜暴富。國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總喜歡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對物質對金錢對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說是窮怕了。另一方面是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詳情


1981年,法國陳氏兄弟公司在巴黎13區(qū)的“中國城quot;租用了一處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廢棄火車貨運站,成立了法國第一家專營亞洲食品的現代化超級市場——陳氏百貨商場。陳氏兄弟以敏銳的商業(yè)眼光,不失

  作者:高定基詳情


成功需要“十商”   2023.03.28

每一個人都夢想成功,可成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通過努力奮斗運用人生智慧經營而來。那我們應該從哪里奮斗?需要哪些方面的素養(yǎng)?其實,“十商quot;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只要努力提高“十商quot;智慧和

  作者:高定基詳情


  一個顧客走到我們柜臺,問格力的那個紅色的多少錢,因為她的朋友都是在專賣店買的,她想多了解一下情況,并把專賣店的價格告訴了我。我說這里的價格要貴一點,因為服務有保證,并趁機向她介紹了我們的海信空調。

  作者:高定基詳情


  發(fā)跡于四川簡陽,成名于北京的海底撈如今是當之無愧的火鍋中的佼佼者。百勝餐飲集團組團兩百人參觀學習,海底撈認為這是大象像螞蟻學習。從來沒有一家餐飲品牌能像今天的海底撈一樣受到老百姓的青睞和傳頌。開火

  作者:高定基詳情


前段時間流行成功學,無論是卡耐基的書,還是某某某成功學的課、光盤、圖書,鋪天蓋地,一股紅旋風掃遍中國大陸的許多城市。特別是自稱是亞洲成功學權威、成功學第一人的某某某,更是紅的發(fā)紫,據業(yè)內人士講,其每天

  作者:董栗序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