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應聘者的“揚長避短”

 158

為了提高招聘面試的效果,必須充分了解一般應聘者的心理與行為。雖然說每一個應聘者,都有一些不同的心理與行為特點,但其中還是有一些共性可循的。其中最典型的是“揚長避短”現(xiàn)象。
  即使最誠實的人,也知道在面試過程中要揚長避短,一般的心理與行為特征是:

  1.在未面試之前便在琢磨對于將去應聘的職位,自己有什么優(yōu)勢、長處,有什么不足;怎樣應付觸及自己短處的問題,怎樣發(fā)揮自己的長處與優(yōu)勢。

  2.在介紹自我時,有選擇地介紹。

  3.對于有優(yōu)勢的問題,著重回答,并盡可能仔細介紹,體現(xiàn)一個“實”字;對于觸及自己弱處的問題盡量少回答、簡單回答,體現(xiàn)一個“虛”字。

  4.有經驗的應聘者,總是把問題往自己有優(yōu)勢的方向引導。

  5.甚至有的應聘者,以多種方式----如故意曲解面試人的問題,回避一些問題。

  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正在“揚長避短”的人,由于心理的不正常,會表現(xiàn)出一些行為:

  1.吞吞吐吐或語無倫次;

  2.神色緊張;

  3.手腳出現(xiàn)一些多余動作;

  4.無故出現(xiàn)笑容或有思考狀;

  5.出現(xiàn)較多眨眼動作;

  6.談話中跳躍性增多。

  如何對待與處理應聘者的“揚長避短”的心理與行為?

  一般做法是:

  第一,承認這是人的一種正常行為。因為,每個人都會有這種自我保護、隱藏弱點、張揚優(yōu)點的心理。某個人越想得到那份工作,這種揚長避短的行為就越突出。不同的是,有的人做得巧妙得體些,有的人做得愚笨一些。因此,不應因為發(fā)現(xiàn)應聘者的這種心理與行為而對其產生不良看法。

  第二,必須隨時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隨時捕捉應聘人從語言、神態(tài)、體態(tài)所表現(xiàn)出的“異樣”信息,隨時發(fā)現(xiàn)應聘者哪些方面在揚長,哪些方面是在避短。

  第三,對于已能判斷其長或短的,不必深究;對于判斷不準的,應抓住不放,深入探究。

  第四,如果其長處與短處均突出,應以“相關性”來進行衡量,即如果其短處正是其工作職責或工作技能、技巧或工作經驗等方面著重要求的,而長處的相關性不大,則此人不應被選。

  第五,深究的方法較多,例如:可讓對方在這個方面談得更深入、更具體些,讓對方談一談以前的做法有何不足,是否可改進。這樣一般能立即發(fā)現(xiàn)對方的不足之處。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采用行為面試法,避免語言的不足?;趕tar法則的結構化行為面試則更為有效。
 如何應對 揚長避短 應聘者 揚長 應聘 對應 應對 如何

擴展閱讀

勤勞致富只是說說而已,其實大家更喜歡的是一夜暴富。國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總喜歡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對物質對金錢對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說是窮怕了。另一方面是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詳情


中小微企業(yè)是中國經濟“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撐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在數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業(yè)要想實現(xiàn)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加速數字化轉型,充分發(fā)揮數字經濟的賦能效應。然而,中小微企業(yè)數字化轉型仍

  作者:王京剛詳情


員工的價值主要就是體現(xiàn)在執(zhí)行力上。執(zhí)行力的背后,兩大支撐因素,一個是會不會干的技術問題,一個是想不想干的態(tài)度問題。態(tài)度問題的背后,又牽扯到待遇、企業(yè)文化、同事關系、內部氛圍、對公司及管理層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詳情


如今中國網民上網的主流行為已偏向移動化,用戶的媒體消費形態(tài)也逐漸向移動端轉移。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調查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數量

  作者:李欣詳情


3G門戶旗下GO桌面品牌,被打造為一個活潑有趣、自信睿智、年輕專業(yè)、不斷創(chuàng)新進  取,真誠對話的掌中“極客”形象,并走出國門,得到了全球用戶的關注和贊許?! ∈苎麉⒓覩oogle I/O大會前夕,3

  作者:李欣詳情


對于汽車行業(yè)而言,從品牌傳播到落地銷售,從新車上市炒熱概念賺足眼球,到引導用戶實際到店進而購買,是一個長期而漫長、體系化整合傳播的過程。在80、90后汽車消費主力軍關注的眾多內容載體中,視頻能夠最直

  作者:李欣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人才招聘 免責聲明 常見問題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隱私保護 積分規(guī)則 關于我們 登陸幫助 友情鏈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