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為何說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
作者:南方網 452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人力資源已上升到第一資源的重要位置。國家人事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人事與人才研究所所長王通訊認為,人力資源之所以為第一資源,是因為人是萬物之靈,只有人才具有主觀能動性。如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這一問題,則需從人才理論的產生與發(fā)展的5個里程碑談起。
第一里程碑:人的有用才能是經濟增長的源泉。18世紀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明確地把工人技能的增長視為社會經濟進步和經濟福利增長的源泉。他說:“在社會的固定資本中,可提供收入或利潤的項目,除了物質資本外,還包括社會上一切人的有用才能。”
第二里程碑:人力資本是最重要的一種資本。19世紀末,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第一個認識到,人力資本是最重要的一種資本。他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說:“所有的投資中,最有價值的是對人本身的投資。”
第三里程碑:資本也包括無形資本。20世紀初,美國經濟學家歐文·費雪在《資本與收入的本質》及《利率理論》中,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資本概念。他說:任何可以帶來收益的東西(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都可以稱之為資產,而這些資產的市場價格就是資本。
第四里程碑:人力資本投資收益高于物質資本。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W·舒爾茨將研究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他明確指出:人力資本的收益高于物質資本。
第五里程碑:專業(yè)化人力資本才是經濟增長的真正動力。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羅默爾、盧卡斯為代表的人力資本學者提出了“新增長理論”。這種理論在古典經常學生產函數(shù)中加進了人力資本要素,故又稱之為“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盧卡斯認為,“專業(yè)化的人力資本”才是促進經濟增長的真正動力。
人力資本投資收益高于物質投入
王通訊說,第一個把關注的目光“從物質資源轉移到人力資源”的,是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W·舒爾茨,是他最早創(chuàng)建了人力資本和人力資源的理論體系,對經濟發(fā)展的動力做出了全新的解釋。從20世紀60年代起,在舒爾茨理論觀點的影響下,有關人力資本、人力資源的論著大量出現(xiàn)。1971年以來,共有5位經濟學家因在這一領域做出貢獻而被授予諾貝爾獎。
舒爾茨指出,在美國經濟半個多世紀的增長中,物質資源投資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資本投資增加3.5倍,收益卻增加了17.5倍。舒爾茨教授還指出,從1919年到1957年,美國38年中的生產總值增長額,49%是人力資本投資的結果。
在舒爾茨之后,經濟學家薩卡洛普洛斯分析了61個國家的人力資本投資(社會與個人教育投資)狀況,發(fā)現(xiàn)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來說,20世紀60年代的物質資本投資收益率為15%,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率為20%;70年代這兩個數(shù)字分別為13%和15%。這位經濟學家指出,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對發(fā)展中國家意義尤為重大。
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要素的新演繹
王通訊說,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知識經濟始見端倪的今天,可以從勞動貢獻、收入分配和資產價值3個方面說明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在勞動貢獻方面,工業(yè)經濟時代的一位熟練工人,充其量只可以完成一般工人工作量的1.5到1.6倍。而今天,一位優(yōu)秀的軟件工程師可以完成普通軟件工程師工作量的30倍。
在收入分配方面,工業(yè)經濟時代造一輛汽車,其成本的85%以上是支付給一般的工人和投資者。而在今天,以上兩種人的所得僅占6%,其余84%支付給了設計師、工程師、戰(zhàn)略家、金融家、廣告商、營銷師和經理人員。當今世界上的發(fā)達國家,其勞動力成本一般僅占10%左右。
在資產價值方面,工業(yè)經濟時代的企業(yè)總裁多為鋼鐵大王、石油大王,他們的資產鱗次櫛比、富可敵國。而在今天,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其設施最大、庫存最多,資產價值400億美元,但世界首富卻不是它。真正的首富,是靠知識致富、以開發(fā)軟件取得成功的比爾·蓋茨,他的資產總量已經達到了2000億美元。
最后讓我們再歸結到理論上。馬克思的經濟理論認為,生產力取決于勞動者、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三要素。一個經典的公式是:生產力=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但這個公式經歷了不同社會的各個歷史發(fā)展階段,已經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1、在工業(yè)經濟初期,科學技術作為第四要素加入,產生和數(shù)效應,即:生產力=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科學技術。
2、在工業(yè)經濟鼎盛期,科學技術作為第四要素加入,產生倍數(shù)效應,即:生產力=(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科學技術。
3、在知識經濟時代,高科技作為第四要素加入,產生指數(shù)效應,即:生產力=(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高科技。
我國人力資本投資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據(jù)王通訊介紹,我國經濟學家利用1978—1996年教育投資與健康投資的數(shù)據(jù)作為人力資本總投資,計算出每增加1億元人力資本投資,可帶來次年近6億元GDP增加額,而每增加1億元物質資本投資,僅能夠帶來2億元GDP的增加額。但從重視物質資本投資到重視人力資源的投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將其上升到國家宏觀決策。根據(jù)芝加哥大學詹姆斯·??寺臏y算,中國各級政府現(xiàn)在大約把國民生產的2.5%用于教育投資,30%用于物質投資。這兩項投資在美國分別是5.4%和17%,在韓國是3.6%和30%。
簡而言之,定格于物力資本投資與人力資本二者投資的比例,中國是12:1,韓國是8:1,美國是3:1。這位曾經獲得200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教授指出:“中國對人進行投資的支出,遠遠低于各國平均數(shù)。如果中國過多投資于一種資本,而另一種資本投資不足,那么,財富增長的機會就喪失了。”
??寺淌诘脑挷⒎俏Q月柭?。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高速增長,很容易使我們陷入盲目樂觀的誤區(qū)。有學者指出,我國經濟建設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得益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得益于制度創(chuàng)新所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與此同時,人力資本投資明顯不足,人力資源開發(fā)明顯滯后。如果忽視了被掩蓋著的危機,其嚴重后果將在日后凸顯出來。
擴展閱讀
廠家的營銷管理制度為何成為空文 2023.07.05
作為廠家的管理層,為了規(guī)范銷售人員的工作行為,提升效率,助力銷售,會編制一套營銷規(guī)范管理制度出來,內容厚達上百頁,所包括的內容也是方方面面。諸如廠家發(fā)展歷史,行業(yè)狀況,相關法規(guī),廠家文化,品牌故事,產
作者:潘文富詳情
民營醫(yī)院,為何在百姓看來總是一個怪胎 2023.04.25
民營醫(yī)院在中國的發(fā)展不到10年時間,但通過長期對民營醫(yī)院的觀察與研究,中國民營醫(yī)院發(fā)展研究咨詢中心發(fā)現(xiàn):當前中國民營醫(yī)院的成長總是面臨各種尷尬和痛苦,在老百姓眼里,民營醫(yī)院似乎總是一個怪胎——電視與報
作者:李名梁詳情
民營醫(yī)院系列觀察(四):北京新興醫(yī)院 2023.04.12
“提高醫(yī)療水平,造福千萬家庭”——當我讀到原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院士對北京新興醫(yī)院的題詞時,我驚訝不已。因為我想,吳老這樣做可能會帶來一個什么樣的后果,畢竟新興醫(yī)院爭議很大。但我又想,吳老
作者:李名梁詳情
什么是企業(yè)老板的第一要務 2023.03.24
如果你搞個調查,現(xiàn)在的企業(yè)經營管理當中,最令老板經理頭疼且認為很重要的是什么?我敢保證絕大部分回答是“人”!因為企業(yè)運營過程中,無論是經營還是管理,人、財、物,產、供、銷,其中的運作主體都是人。換句話
作者:董栗序詳情
人力資源管理需提速 2023.03.23
Bill Cushard已經對“尋找正確的方法”這樣的培訓項目失去耐心了。Cushard是索爾茲伯里諾蘭集團的首席學習官,該公司總部是一個在馬里蘭的軟件公司。Cushard認為,傳統(tǒng)的界定學習需求的方
作者:陳琦詳情
步峰者行則達天下——中國服務文化新科 2023.03.23
《新領袖》雜志總編張祖臺對話陳步峰教授 陳步峰 河北冀州人,陳步峰先生系中國服務文化新科學的開創(chuàng)者。中國企業(yè)文化研究會研究員,中國酒店管理學會副會長,中國現(xiàn)代管理學院研究員,服務文化課題組組長;
作者:陳步峰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 1不講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2HP大中華區(qū)總裁孫振 234
- 3經銷商終端建設的基本 90
- 4姜上泉老師人效提升咨 100
- 5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98
- 6中小企業(yè)招聘廣告的內 27421
- 7姜上泉老師:泉州市精 226
- 8姜上泉老師降本增效咨 14751
- 9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