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組織: “人才留”而非“留人才”

 作者:吳維庫    446

個人價值最大化是一只無形的手

任何一家企業(yè)都是一個平臺,顧客、員工、社區(qū)、股東都需要在此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這個平臺提供了有限的條件,當人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條件與自己的要求吻合的時候,就會來到這個平臺,利用它實現(xiàn)自我價值,前提條件是滿足這個平臺價值觀的要求。人才在利用這個平臺給自己做事,盡管做事的同時也為很多人,也就是說人做事情的動機有很多,但一個重要動機就是為自己。如同市場是一只無形的手對資源進行高效率配置一樣,“為自己”這只無形的手對個人的資源進行高效率的配置,最后導致人盡其才。所以,在對人才管理的時候要考慮到人才自己的個人價值實現(xiàn)程度,這才是以人為本的做法。


員工要打造不隨年齡而衰退的核心能力

今日的員工面對的是不具永久性且較不可預測的工作世界。以往靠低技能便可以獲得高薪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雙型勞動力”,即低技能勞工與高技能勞工并存。新員工時代要求員工具有多樣化的技能,并且能夠適應多變的環(huán)境。今日的員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更多的機遇和選擇,同時,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面臨壓力和挑戰(zhàn)。以新生代員工為例,根據(jù)《中國統(tǒng)計年鑒》,出生于20 世紀80 年代的人口有2.04億之多。如今,這批年輕人成為了勞動力市場上的主流群體,有的已經能夠在職場呼風喚雨,可謂風生水起。可是,在一次調查中,“80后們”6年內人均跳槽6.2次,68%都跳過槽,有的還不止一次——“80后”員工們在經歷他們職業(yè)生涯的 “七年之癢”。如果說“跳槽”是必然的選擇,那么,每個員工都希望自己越跳越高、越跳越好,實現(xiàn)這一愿望的有效途徑便是打造不隨年齡而衰退的個人核心競爭力。

和時間賽跑是員工打造個人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法則。日新月異的新經濟讓員工應接不暇,甚至無所適從。員工們感嘆,好不容易學會的技術過了一段時間就用不上了,還得繼續(xù)鉆研。如何使自己永遠握有“金剛鉆”呢?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讓自己具備不可替代的能力和素質也是艱巨的,這就需要專注:專注于自己的崗位或者專業(yè),凝聚產生力量,力量催生進步,進步帶來成績,成績決定地位。打造不隨時間而衰退的個人核心競爭力,這需要精力的保證,更需要時間的證明。任何一份收獲和進步,都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在一個崗位上有所收獲更是如此。因此,員工在初入職場時,就應當樹立“興趣+發(fā)展+收益”的原則,負責任地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打造不隨年齡衰退的核心能力,而且需要方法。方法因人而異,但是,有一點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要樹立堅定、積極、向上的個人核心價值觀。聯(lián)想創(chuàng)始人柳傳志先生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2年畢業(yè)典禮的講話時,講到了聯(lián)想公司的核心價值觀:“說到做到,盡心盡力。”并且談到自己擔任董事長期間,堅決抓了這一核心價值觀的貫徹和落實。也正是因為這八個字才使得聯(lián)想集團無論誰擔任領導,都能夠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引述到個人,無論一個人確定怎樣宏大的目標,如果沒有人堅定、積極和向上的核心價值觀來領航,都勢必會功虧一簣。

風云多變的競爭環(huán)境中,人才是企業(yè)和組織發(fā)展的關鍵資源。選擇人才就好像“嫁人和娶人”一樣,而培養(yǎng)人才和留住人才就好像經營婚姻一樣。如果曾經靠高薪便可留住人才,那么今日的企業(yè)和組織勢必要挖掘自身更大的“吸引力”。無論是企業(yè)、組織,還是員工,都應該立足當下,著眼未來,苦練硬功,力爭上游。打造崗位核心能力,做崗位的主人翁,不但這個企業(yè)離不開你,而且凡是有你的崗位就會使得企業(yè)產生競爭優(yōu)勢。  (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項目號NSFC 70972025,71121001)

 

責任編輯:江濤
 

吳維庫
 留人 而非 人才 組織

擴展閱讀

2023年6月15-16日,降本增效云學院(深圳市財智菁英企管咨詢)陳老師在力嘉集團啟動精益人才培養(yǎng)項目,力嘉集團四個分子公司110多位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力嘉集團,是一家專注于塑膠齒輪、塑膠部件、高

  作者:降本增效云學院詳情


春秋時期,祁奚,即祁黃羊,是晉國大夫,后任中軍尉。有-次,晉國國君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縣缺個縣官,你看應該派誰去比較合適呢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叫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晉平公很驚奇地問

  作者:王吉鳳詳情


索尼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盛田昭夫是一位世界聞名的企業(yè)家,他曾經寫過一本總結自己領導經驗的書《讓學歷見鬼去吧》。他在這本世界暢銷書中這樣說道:“我想把索尼公司所有的人事檔案燒毀,以便在公司里杜絕在學歷上的任何歧

  作者:王吉鳳詳情


1999年,馬云融資100萬美金。有了錢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世界500強請人。結果他請來的負責營銷的副總裁,第一個月跟他談市場預算的時候,說今年需要1200萬美金,還說以前最少要花2000萬美金。馬云總

  作者:王吉鳳詳情


卡內基雖然被稱為“鋼鐵大王”,卻是一位對冶金技術一竊不通的門外漢。他的成功完全是因為他的識人和用人才能——總能找到精通冶金工業(yè)技術、擅長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人才為他服務,比如說齊瓦勃。齊瓦勃是一名很優(yōu)秀的人才,

  作者:王吉鳳詳情


作為最成功的世界級企業(yè)之一,美國通用電氣公司 (GE)在員工培訓與發(fā)展的探索與實踐,堪稱世界級典范。GE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很大程度要歸功于持之以恒的人才戰(zhàn)略,歸功于GE克勞頓培訓中心(現(xiàn)稱約翰·韋爾奇領導

  作者:王吉鳳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