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研究報告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研究報告
結論:
★ 我們認為,北京地區(qū)的疫情將在6月中上旬—7月上旬左右得到初步平息,在8-9 月份左右得到基本平息(日新增病例降至10例以下)。全國多數省份的SARS 疫情將在7-8月間得到初步的控制,在10月份左右將基本得到控制(基本無新增病例)。而世衛(wèi)組織對廣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旅游警告很有希望在“十一”之前得到解除。
★ 中國經濟正處于新一輪的上升周期,目前的SARS疫情僅對國民經濟的即期需求產生沖擊,而供給面并未受損害。因此 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不會改變其長期增長趨勢。
★ 基于SARS疫情主要影響國民經濟的需求面,我們從GDP支出法核算的角度定量分析SARS 對經濟的影響,也就是說從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三大需求的角度衡量中國經濟所受的影響。
★ 消費方面,由于旅游、餐飲、百貨、交通等產業(yè)受SARS的沖擊嚴重,將使消費對2003 年GDP增長率的貢獻減少大約1個百分點;投資方面,由于投資者信心和商務談判受到SARS 影響,一些外商投資因故推遲或取消,雖然部分外商投資的減少為政府投資所彌補,但仍會使投資對GDP 增長率的貢獻減少0.5個百分點左右;外貿方面,由于部分國家將大幅減少與中國的貿易,2003 年出口將下滑10%左右,考慮到進口的減少幅度可能低于出口,凈出口對GDP 增長率的貢獻度將減少大約0.3%個百分點。
★ 根據最終測算的結果,SARS將影響我國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由此,我們將2003 年的GDP增長預測值由年初的9.4%下調至7.6%。
一.SARS疫情何日平息
國內經濟受SARS影響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持續(xù)時間的長短,因此首先有必要對北京等地SARS疫情的發(fā)展態(tài)勢作出初步的預測。
1. SARS疫情平息的標準
雖然短期對股市信心影響更大的是北京乃至全國的SARS日新增病例曲線何時“形成頭部”(日新增SARS病例呈現持續(xù)的回落);但從影響經濟的角度,只有當SARS疫情得到初步平息之時,才可以認為它對相關行業(yè)及宏觀經濟的影響會開始減弱。
關于SARS疫情平息的標準,可以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制定的撤消特定地區(qū)SARS旅游警告的條件:
★ 有關地區(qū)SARS的爆發(fā)規(guī)模必須有縮減趨勢,過去三日的活躍SARS個案不得超過六十宗;以及每日新增個案不超過五宗。
★ 視乎最新一宗社區(qū)感染SARS個案的發(fā)生日期,以潛伏期計算,約十日;并且在二十日之內沒有出現新個案。
★ 沒有對外“輸出”病毒個案。
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4月28日解除了對越南的旅游警告,該地區(qū)自4月8日以來連續(xù)20日未出現新增的SARS病例。
我們認為,判斷有關地區(qū)疫情是否得到初步平息,可以采用以下兩條較直觀的標準:(1 )日新增病例穩(wěn)定在10例以下。(2)仍住院的SARS病例人數降至高峰期1/10 以下。
2. SARS疫情的流行病學特征——參照香港的經驗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我們將SARS在一個地區(qū)的傳播分為初發(fā)期、高峰期、回落期、末期四個階段。
★ 初發(fā)期:從出現第一例病例到日新增病例出現顯著增加
★ 高峰期:日新增病例持續(xù)的穩(wěn)定在較高位的水平,直到出現明確的回落趨勢
★ 回落期:日新增病例從高峰回落到10例以下,同時治愈出院人數迅速增加
★ 末期:日新增病例緩慢減少直至完全消失
鑒于香港的疫情數據較為完備和準確,可以嘗試通過香港的疫情發(fā)展過程來尋求SARS的流行規(guī)律。
香港從2月15日發(fā)現第一例SARS病例到3月19日前后進入疫情高峰,初發(fā)階段大約經歷了33天的時間;4月14日以后日新增病例開始持續(xù)回落,高峰期大約經歷27天時間;5月3日開始新增病例降至10例以下,回落期在26天左右;而要達到基本沒有新增病例、住院SARS病例人數低于高峰期1/10的水平(100人以下)估計還需要20-30天的時間,也就是說要等到6月中上旬香港的SARS疫情才會基本得到平息。這樣,香港疫情從初發(fā)到消失,估計前后大約要經歷4個月左右的時間。
比較具有參考意義的是香港地區(qū)SARS疫情初發(fā)期持續(xù)的時間。目前一般認為SARS病毒的潛伏期在6-12天左右,考慮初始病例擴散所需要的時間,疫情的初發(fā)期在30-40天左右是較為合理的,這一特點在不同疫區(qū)應無太大的差異。而高峰期和回落期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區(qū)隔離措施和醫(yī)療水平的高低,落后地區(qū)(如內地省份和農村地區(qū))的高峰期和回落期可能會持續(xù)更長的時間。
數據來源:香港衛(wèi)生署
注:以報道的2月15日作為發(fā)現第一例病人的起點, 2月27日從報道推斷為7例,3 月18日后則均為正式公布的數據。
廣東地區(qū)首例SARS病例出現于去年11月16日,到今年2月底達到高峰,經過了約100天時間。從2月底高峰期到現在經過了70多天,還基本維持著每天10來個新增病例,顯示廣東疫情仍未完全走完回落期。估計廣東疫情從初發(fā)到消失所持續(xù)的時間會在6-8個月之間。
相比香港從初發(fā)到高峰的60天時間和回落期的26天左右,廣東疫情的爆發(fā)和控制都顯得緩慢很多。較為合理的解釋是,廣東的疫情分散在河源、中山、廣州、深圳等多個地區(qū),彼此之間疫情的擴散和控制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差,因此疫情周期拉長了很多。
3. 影響SARS疫情傳播的其他因素
★ 隔離措施與醫(yī)療水平。目前全國各地區(qū)均已采用了嚴格的隔離與預防措施,但醫(yī)療水平則存在很大的差別,北京、廣州、上海等大城市無疑具備良好的醫(yī)療條件和相對更高的醫(yī)療水準,而內地省份和農村地區(qū)對SARS的醫(yī)治能力則相差較遠。
★ 傳播途徑。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4日公布《有關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冠狀病毒穩(wěn)定性和耐受力的第一份數據》報告,目前已知的SARS病毒傳播途徑主要有三類:(1)飛沫傳播(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主要通過呼吸道感染;(2)接觸傳播(人與物品的傳播),主要通過眼、口、鼻等器官的結膜感染;(3)被患者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和物品。
需要明確的是:(1)盡管接觸傳播途徑的存在使得疫情在異地之間通過物流傳播成為可能,但由于SARS病毒在常溫下僅能生存1天左右,因此上述可能性不是特別大。(2)雖然SARS病毒在56攝氏度以上難以存活,但在4-35攝氏度的常溫區(qū)間內,目前并無證據表明氣溫升高不利于SARS病毒的生存。
SARS病毒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生存時間
生存環(huán)境 生存時間
零下80至零上4攝氏度 至少4天
常溫(4-35攝氏度)下普通物體表面 至少24小時
56攝氏度以上 半小時
人的排泄物 至少1-2天
普通消毒劑 5分鐘
★ SARS病毒變異以及二次感染的可能性。雖然這兩種可能性存在并且會對疫情控制造成不利的影響,但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表明SARS病毒變異會造成更大的危害,也無確切的SARS二次感染的報告。
★ 相關藥物和疫苗的出現。目前沒有針對SARS的特效藥以及疫苗問世的報道,但是有報道表示SARS疫苗最快將在1-2月內研制成功,另外已有針對SARS的檢測試劑盒以及檢測儀等產品出現。我們認為針對SARS的減毒疫苗在較短時間內研制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由于特定的減毒疫苗難以針對不同變種的SARS病毒,屆時其預防效果尚待觀察;而效應更強的核酸疫苗則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在短時期內(尤其是目前疫情高峰期后的幾個月內)研制出特效藥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因此我們估計在這一波的疫情流行期期間,SARS的醫(yī)治與預防仍將主要依賴于已有的治療手段、治療藥物和隔離措施。
4. 對北京疫情發(fā)展態(tài)勢的判斷
從北京的SARS病例變化曲線,可以看出該地區(qū)的疫情在4月29日達到高峰,此后實際上呈現回落態(tài)勢。
根據相關報道,將北京疫情的起始日期定在3月1日,這樣北京疫情從起始到高峰經歷了大約60天的時間,與香港的情形十分類似。而從高峰到回落,目前北京則已持續(xù)了大約10天左右的時間。
★ 北京與香港疫情的共同點:(1)醫(yī)療水平較高,北京并且從4月底開始設立了8家SARS定點醫(yī)院,以做到SARS病人集中收治、集中治療,除了提高治療水平外,也有助于進一步防止疫情擴散。(2)隔離措施嚴格,北京目前隔離措施的嚴格程度應已不亞于香港。
★ 北京與香港疫情的區(qū)別:(1)由于在疫情初發(fā)期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控制措施,北京的疫情爆發(fā)更猛烈。高峰期北京的日新增病例均在100例以上,遠高于香港20-40例的水平。(2)目前治愈出院人數相比確診病例總數差距還非常大,香港目前治愈出院人數已在1000例以上,累計確診病例為在1700例;北京目前的累計確診病例在2000例以上,而累計治愈人數僅在160例左右。當然,北京目前尚未到達治愈出院人數增長高峰期,因為SARS病人的治療周期普遍在20-30天左右,根據新增病例高峰期出現的時間,專家估計5月10日以后病人出院數會開始增長。但盡管如此,要達到治愈人數超出住院人數的水平,仍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
基于北京目前有效的醫(yī)療手段和隔離措施,加上新發(fā)病例已呈回落趨勢,我們認為北京的疫情最終有望得到控制。
至于疫情平息的時間,由于北京高峰期病例較香港更多,因此我們預計北京疫情回落期的持續(xù)時間也將高于香港26天左右的水平,估計在40-60天左右較為可能。這樣北京日增SARS病例降至10例以下估計還需要30-50天左右,也就是說 北京疫情得到初步平息(日增病例在10例以下,住院SARS 病例人數降至高峰期1/10以下)至少是在6月中上旬,控制緩慢的話則會拖到7 月上旬。疫情要得到基本平息(基本無新增病例)則還需要30-50天左右,即要等到8 、9月份。
數據來源:中國網“每日疫情通報”
5. SARS疫情在國內其他地區(qū)大規(guī)模爆發(fā)的可能性
在對于北京地區(qū)疫情得到控制有很大信心的同時,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SARS疫情在國內其他地區(qū)大規(guī)模爆發(fā)的可能性,尤其是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內地省份以及廣大的農村地區(qū),由于醫(yī)療手段遠遠落后于北京、廣州等大城市,這些地區(qū)一旦出現SARS疫情的大規(guī)模爆發(fā),后果將極難控制。而數以百萬計的北京民工在疫情高峰期紛紛返鄉(xiāng)(尤以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為突出),也使得疫情向相關地區(qū)大規(guī)模擴散成為可能。
但是基于以下理由,我們認為內地省份爆發(fā)大規(guī)模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 更早地采取預防與隔離措施。由于疫情發(fā)生相對相比北京在疫情初發(fā)期未采取及時的控制措施,內地省份得以在疫情爆發(fā)的相對早期實施醫(yī)治與隔離措施。山西、內蒙古等內地省份的初始病例日期比北京滯后5-30天左右,這樣在其疫情初發(fā)階段,由于北京的疫情已開始公開,各地政府與衛(wèi)生部門得以較早地實施醫(yī)療與預防措施。
★ 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SARS的防治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官員的一項“政治任務”,由于涉及到個人的仕途,各地政府會不遺余力地落實SARS的醫(yī)治與隔離工作,尤其許多地區(qū)的隔離與預防措施,估計已經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到最佳。嚴格的隔離措施有助于最大程度上阻止SARS的進一步擴散。
★ 內地疫情最嚴重的山西與內蒙古兩個省份目前尚看不出SARS大規(guī)模擴散的苗頭。以山西省為例,首發(fā)病例在3月7日,按照30-40天的初發(fā)時期計算,該地區(qū)在4月17日前后應已進入疫情高峰時期,但疫情曲線圖顯示4月17日以來山西的疫情發(fā)展一直較為平穩(wěn),日增病例未出現大幅度上升,五月份以來更有回落的趨勢。
在上述結論(不發(fā)生更大規(guī)模的疫情爆發(fā))的基礎上,由于內地省份SARS疫情的初發(fā)時間比北京滯后5-30天左右,加上內地醫(yī)治水平的差異,其疫情初步平息和基本平息的時間可能分別會比北京滯后30-60天左右。而按照前文的結論,北京地區(qū)的疫情將在6月中上旬—7月上旬左右得到初步平息,而在8-9月份左右得到基本平息。
因此我們認為:內地多數省份的SARS疫情將在7-8月間得到初步的控制(日增病例10 例以下),在10月份左右將基本得到控制(基本無新增病例)。而世衛(wèi)組織對廣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旅游警告很有希望在“十一”之前得到解除。
數據來源:中國網“每日疫情通報”
注:4月14日山西新增病例激增至50 例系衛(wèi)生部調整診斷標準所致。
SARS影響宏觀經濟的兩種可能情形
數據來源:中國網“每日疫情通報”
二. SARS如何影響GDP
1、疫前的經濟形勢:新一輪的經濟上升周期
我們認為,SARS發(fā)生前,我國正處于新一輪經濟上升周期,引領經濟回升的主要動力是:在相對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和不斷改善的市場環(huán)境下,居民收入積累到了一定水平,消費結構向更高層次演進,潛在市場大幅擴容;政府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和積極有效的引資政策,刺激了銀行貸款增加、民間投資啟動和外國資本流入,外商投資的增長和鼓勵出口的政策又刺激了出口的增長,從而實現消費、投資和出口三大需求的同時并進,推動經濟快速增長。200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4%,出口增長22.3%,進口增長21.2%,貿易順差304億美元,GDP增長8%。今年第一季度增長進一步加快,GDP增速達到9.9%,創(chuàng)1997年以來最高。
如果沒有SARS的影響,我們認為2003年全年的GDP增速將會達至9.4% 左右。
2、SARS影響經濟的基本邏輯
SARS首先影響人員流動,時間拖長將波及物流和資金流。患者增加、人流減少,直接沖擊旅游、餐飲、交通和文化娛樂等產業(yè),而醫(yī)藥、電信、網絡和電子商務等行業(yè)則反受其益。疫期拖長,人們一時的恐懼演變成長期的擔憂,供給方和需求方之間的各種面對面交易活動減少,遠程交易增加;省際間和國際間的物流和資金流放緩,商貿、出口和外國直接投資因此受到沖擊。
SARS影響經濟的主要因素及我國現狀
序號 影響因素 我國現狀
1 受感染程度 主要影響地為廣東、北京、山西、河北和內蒙古,此5省市占全國GDP
的23.5%。
2 持續(xù)時間 預計為2003年2月到2003年9月,且2季度高峰后逐季減弱,因
此,經濟所受影響也主要集中在第2、3季度,第4季度影響相對較小。
3 一國經濟結構特征 我國三大產業(yè)比例約為16%:52%:32%,支柱產業(yè)為工
業(yè),經濟的主體部分受SARS影響不大。
4 政府管理措施 前期疏忽,4月20日后明顯加強,且有多種配套措施。
5 心理恐慌程度 局部地區(qū)曾出現搶購風潮,目前人們心理已基本穩(wěn)定。
由上表我們可以合理假設:(1)SARS 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不改變長期增長趨勢;(2)SARS 只對即期需求產生沖擊,而供給面未受損害;(3)SARS 不但對疫區(qū)經濟產生影響,而且對全國其他地區(qū)產生影響,但影響的程度減弱。
3、SARS對我國經濟增長影響的測算
立足于以上假設,我們從GDP支出法核算的角度定量分析SARS對經濟的影響。按此方法,GDP最終歸結到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三大需求上面。
消費:由于旅游、餐飲、零售、交通和娛樂文化等產業(yè)受災嚴重,使消費對GDP 增長率的貢獻減少1個百分點左右
消費分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按項目又分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由于影響出行,居民和政府消費均會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分項目看,根據上文的分析,實物消費方面,由于百貨和餐飲業(yè)受到沖擊而分別減少10%和8%,這兩項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例約為23%,從而使200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少增660億元左右;服務消費方面,由于旅游、交通、娛樂文化等行業(yè)受到沖擊,合計減少全年收入2000億元左右。但由于人們同時增加了醫(yī)療、電話、網絡和視聽產品等方面的消費,簡單估算假設為550億元左右,加上稅收減少1000億元左右,2003年全年最終消費將減少1110億元左右,根據我們的模型,使當年GDP少增1.0個百分點。
投資:投資者信心和商務談判受到影響,一些外商投資因故推遲或取消,部分為政府投資所彌補,但仍會使投資對GDP 增長率的貢獻減少0.5個百分點左右
SARS不但影響投資者的信心,而且影響與投資活動有關的商務考察和談判,因此,社會投資必然受到沖擊。
北京作為首都和國際化大都市,SARS發(fā)生后,不僅本地經濟受到很大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國際政治形象也受到了一定的損害,一些國際會議和交流活動被迫延期或取消,國外投資者的信心因此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2002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527億美元,比2001年增長56.7%,引資數額創(chuàng)下了歷史最高水平,其中來自香港和臺灣的直接投資分別占了34%和7.5%,來自東盟的直接投資占7%左右。由于以上地區(qū)同樣發(fā)生了疫情,其新增對外投資必然減少,我們合理假設以上四個地區(qū)來華投資減少幅度為20%,而其他地區(qū)的部分外商暫時擱置新增投資計劃,同時推遲已簽合同的投資項目,這樣全年的實際利用外資額將減少15%左右,計RMB 650億元左右;合同利用外資額減少幅度將更大。
從長期來說,中國吸引外資的兩大基礎要素巨大潛在市場和廉價勞動力并沒有因SARS而改變,投資中國仍會是外資不變的選擇,不過SARS事件發(fā)生后,外商會增加對風險分散的考慮,將部分原本打算投資中國的項目改投別的地區(qū),從而使外資流入的規(guī)模和速度受到輕度的削弱。我們預計最近兩三年實際利用外資額增長速度會有較大幅度的波動。
為平抑外商投資波動造成的負面影響,政府必然繼續(xù)延長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基礎性投資,年初計劃國債投資為1400億元,較2002年減少100億元,預計國家將增加國債投資100-200億元用于公共衛(wèi)生系統(tǒng)等方面的建設。
綜合上述考慮,SARS影響全年投資大約在500億元左右,考慮到1:1.3左右的乘數效應,總計影響投資650億元左右。根據我們的模型計算得到這部分投資減少將影響GDP 0.5個百分點左右。
外貿:由于部分國家已經封鎖與中國的邊境,出口將下滑10%左右,考慮到進口的減少幅度可能低于出口,使凈出口對GDP 增長率的貢獻度減少0.3%個百分點左右
由于與外國之間的人員流動減少,物流也必然受到影響;加上部分國家已經封鎖與中國的邊境,預計出口將受較大的沖擊,我們以下三個角度加以分析:(1)從訂單角度看,因為下半年的出口往往由前一期或上半年的出口訂單決定,而目前出口訂單下降已客觀存在。4月初在廣東召開的第93屆中國出口商交易會(廣交會一期)上,共有來自16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64萬位客商與會,出口成交只有33.12億美元,這與去年春季廣交會到會客商逾12萬人(其中一期客商5.62萬人),出口成交額168億美元比較,參會人員和成交額均大幅度下降,分別為-70.82%和-80.28%。不過,網絡公司頗有收獲,在廣交會第一次嘗試網上交易,首期成交13多億美元。2002年“廣交會一期”的訂單占當年全年出口的6.8%,由此,2003年全年出口將損失5%左右。(2)從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qū)看,2002年香港、臺灣和新加坡三地占大陸總出口的比例約為30%,由于SARS對這三個地區(qū)的經濟也有沖擊,從而也影響其進口需求。由此,假定兩地進口需求下降10%,則對中國出口影響為3%。(3)從出口產品構成看,初級產品占出口總額的10%左右,其中食品類初級產品又占初級產品的比重為50%,SARS不會影響制成品的出口,但會影響食品類初級產品出口,由此,假定SARS使中國食品類初級產品出口下降40%,則對總出口的影響達2%。
因此,SARS對中國2003年出口沖擊將在10%左右。同時考慮到進口減少的幅度要低于出口,按照我們的模型計算,外貿將影響GDP 0.3個百分點左右。
綜合來看,SARS將影響我國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由此,我們將 2003年的GDP預測值由年初的9.4%調整為 7.6%。
三. SARS沖擊下的四大重災區(qū):旅游,餐飲,商貿,交通
1. 旅游業(yè):全年損失1800億
旅游業(yè)占GDP比重不高
我國旅游業(yè)從90年代開始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成為國民經濟中新的增長點,近年來旅游業(yè)的增長速度雖然有所放緩,但是仍然保持兩位數以上的穩(wěn)定增長。2002年我國國內旅游業(yè)收入為3878億元,占當年GDP的3.8%,國際旅游收入 204億美元,占GDP收入的1.6%。因此旅游總收入占GDP比重為5.4%。
出入境游與國內“五一”旺季旅游受SARS影響巨大
SARS使我國三大旅游市場都受到極大的沖擊,出入境旅游方面主要客源國入境旅行預定紛紛取消,日前包括我國入境旅游客源1/10強和出境旅游客源多數的新、馬、泰在內的111個國家也與我國取消了彼此間的出入境旅游。由于旅游的季節(jié)性和旅游需要提前計劃的特點,加上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外國政府近期內不會解除對到我國旅游的警告,還有旅游者信心的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年內外國游客的數量很難復蘇。而出入境旅游具有消費高、滯留時間長、利潤高的特點,2001年我國入境和出境旅游利潤率分別為3.74%、3.51%,分別較國內旅游高出2.6和2.37個百分點。
國內旅游方面,五一期間是旅游業(yè)旺季,五一長假的取消使旅游業(yè)受到極大的影響,由于正處于疫情的高峰期,所以五一期間到6月底也是影響最為嚴重的時期。從全國各地五一期間的旅游業(yè)狀況來看,入境旅游人數基本上也是下降80%左右,國內旅游人數則下降40-60%。
北京的情形:全年損失400億
根據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2003年4月18日對北京重點行業(yè)的實地抽樣調查,旅游業(yè)受SARS打擊巨大,多數旅游企業(yè)已虧本經營。
綜合對外旅游、國內旅游、“五一”黃金周受到的影響,北京市2003年的旅游總收入估計將減少400億元左右。
★ 估計北京市全年的對外旅游收入將減少70%,損失將達160億人民幣。
★ 去年“五一”黃金周北京市旅游業(yè)直接收入為34億元,今年此項收入將大部分泡湯,損失至少30億元。
★ 按照我們對北京地區(qū)疫情發(fā)展態(tài)勢的預計,北京市二、三季度的國內旅游收入將大幅度下滑,估計北京市2003年全年的國內旅游收入將下降25%-35%,相應增加200億元左右的
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研究報告
結論:
★ 我們認為,北京地區(qū)的疫情將在6月中上旬—7月上旬左右得到初步平息,在8-9 月份左右得到基本平息(日新增病例降至10例以下)。全國多數省份的SARS 疫情將在7-8月間得到初步的控制,在10月份左右將基本得到控制(基本無新增病例)。而世衛(wèi)組織對廣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旅游警告很有希望在“十一”之前得到解除。
★ 中國經濟正處于新一輪的上升周期,目前的SARS疫情僅對國民經濟的即期需求產生沖擊,而供給面并未受損害。因此 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不會改變其長期增長趨勢。
★ 基于SARS疫情主要影響國民經濟的需求面,我們從GDP支出法核算的角度定量分析SARS 對經濟的影響,也就是說從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三大需求的角度衡量中國經濟所受的影響。
★ 消費方面,由于旅游、餐飲、百貨、交通等產業(yè)受SARS的沖擊嚴重,將使消費對2003 年GDP增長率的貢獻減少大約1個百分點;投資方面,由于投資者信心和商務談判受到SARS 影響,一些外商投資因故推遲或取消,雖然部分外商投資的減少為政府投資所彌補,但仍會使投資對GDP 增長率的貢獻減少0.5個百分點左右;外貿方面,由于部分國家將大幅減少與中國的貿易,2003 年出口將下滑10%左右,考慮到進口的減少幅度可能低于出口,凈出口對GDP 增長率的貢獻度將減少大約0.3%個百分點。
★ 根據最終測算的結果,SARS將影響我國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由此,我們將2003 年的GDP增長預測值由年初的9.4%下調至7.6%。
一.SARS疫情何日平息
國內經濟受SARS影響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持續(xù)時間的長短,因此首先有必要對北京等地SARS疫情的發(fā)展態(tài)勢作出初步的預測。
1. SARS疫情平息的標準
雖然短期對股市信心影響更大的是北京乃至全國的SARS日新增病例曲線何時“形成頭部”(日新增SARS病例呈現持續(xù)的回落);但從影響經濟的角度,只有當SARS疫情得到初步平息之時,才可以認為它對相關行業(yè)及宏觀經濟的影響會開始減弱。
關于SARS疫情平息的標準,可以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制定的撤消特定地區(qū)SARS旅游警告的條件:
★ 有關地區(qū)SARS的爆發(fā)規(guī)模必須有縮減趨勢,過去三日的活躍SARS個案不得超過六十宗;以及每日新增個案不超過五宗。
★ 視乎最新一宗社區(qū)感染SARS個案的發(fā)生日期,以潛伏期計算,約十日;并且在二十日之內沒有出現新個案。
★ 沒有對外“輸出”病毒個案。
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4月28日解除了對越南的旅游警告,該地區(qū)自4月8日以來連續(xù)20日未出現新增的SARS病例。
我們認為,判斷有關地區(qū)疫情是否得到初步平息,可以采用以下兩條較直觀的標準:(1 )日新增病例穩(wěn)定在10例以下。(2)仍住院的SARS病例人數降至高峰期1/10 以下。
2. SARS疫情的流行病學特征——參照香港的經驗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我們將SARS在一個地區(qū)的傳播分為初發(fā)期、高峰期、回落期、末期四個階段。
★ 初發(fā)期:從出現第一例病例到日新增病例出現顯著增加
★ 高峰期:日新增病例持續(xù)的穩(wěn)定在較高位的水平,直到出現明確的回落趨勢
★ 回落期:日新增病例從高峰回落到10例以下,同時治愈出院人數迅速增加
★ 末期:日新增病例緩慢減少直至完全消失
鑒于香港的疫情數據較為完備和準確,可以嘗試通過香港的疫情發(fā)展過程來尋求SARS的流行規(guī)律。
香港從2月15日發(fā)現第一例SARS病例到3月19日前后進入疫情高峰,初發(fā)階段大約經歷了33天的時間;4月14日以后日新增病例開始持續(xù)回落,高峰期大約經歷27天時間;5月3日開始新增病例降至10例以下,回落期在26天左右;而要達到基本沒有新增病例、住院SARS病例人數低于高峰期1/10的水平(100人以下)估計還需要20-30天的時間,也就是說要等到6月中上旬香港的SARS疫情才會基本得到平息。這樣,香港疫情從初發(fā)到消失,估計前后大約要經歷4個月左右的時間。
比較具有參考意義的是香港地區(qū)SARS疫情初發(fā)期持續(xù)的時間。目前一般認為SARS病毒的潛伏期在6-12天左右,考慮初始病例擴散所需要的時間,疫情的初發(fā)期在30-40天左右是較為合理的,這一特點在不同疫區(qū)應無太大的差異。而高峰期和回落期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區(qū)隔離措施和醫(yī)療水平的高低,落后地區(qū)(如內地省份和農村地區(qū))的高峰期和回落期可能會持續(xù)更長的時間。
數據來源:香港衛(wèi)生署
注:以報道的2月15日作為發(fā)現第一例病人的起點, 2月27日從報道推斷為7例,3 月18日后則均為正式公布的數據。
廣東地區(qū)首例SARS病例出現于去年11月16日,到今年2月底達到高峰,經過了約100天時間。從2月底高峰期到現在經過了70多天,還基本維持著每天10來個新增病例,顯示廣東疫情仍未完全走完回落期。估計廣東疫情從初發(fā)到消失所持續(xù)的時間會在6-8個月之間。
相比香港從初發(fā)到高峰的60天時間和回落期的26天左右,廣東疫情的爆發(fā)和控制都顯得緩慢很多。較為合理的解釋是,廣東的疫情分散在河源、中山、廣州、深圳等多個地區(qū),彼此之間疫情的擴散和控制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差,因此疫情周期拉長了很多。
3. 影響SARS疫情傳播的其他因素
★ 隔離措施與醫(yī)療水平。目前全國各地區(qū)均已采用了嚴格的隔離與預防措施,但醫(yī)療水平則存在很大的差別,北京、廣州、上海等大城市無疑具備良好的醫(yī)療條件和相對更高的醫(yī)療水準,而內地省份和農村地區(qū)對SARS的醫(yī)治能力則相差較遠。
★ 傳播途徑。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4日公布《有關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冠狀病毒穩(wěn)定性和耐受力的第一份數據》報告,目前已知的SARS病毒傳播途徑主要有三類:(1)飛沫傳播(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主要通過呼吸道感染;(2)接觸傳播(人與物品的傳播),主要通過眼、口、鼻等器官的結膜感染;(3)被患者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和物品。
需要明確的是:(1)盡管接觸傳播途徑的存在使得疫情在異地之間通過物流傳播成為可能,但由于SARS病毒在常溫下僅能生存1天左右,因此上述可能性不是特別大。(2)雖然SARS病毒在56攝氏度以上難以存活,但在4-35攝氏度的常溫區(qū)間內,目前并無證據表明氣溫升高不利于SARS病毒的生存。
SARS病毒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生存時間
生存環(huán)境 生存時間
零下80至零上4攝氏度 至少4天
常溫(4-35攝氏度)下普通物體表面 至少24小時
56攝氏度以上 半小時
人的排泄物 至少1-2天
普通消毒劑 5分鐘
★ SARS病毒變異以及二次感染的可能性。雖然這兩種可能性存在并且會對疫情控制造成不利的影響,但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表明SARS病毒變異會造成更大的危害,也無確切的SARS二次感染的報告。
★ 相關藥物和疫苗的出現。目前沒有針對SARS的特效藥以及疫苗問世的報道,但是有報道表示SARS疫苗最快將在1-2月內研制成功,另外已有針對SARS的檢測試劑盒以及檢測儀等產品出現。我們認為針對SARS的減毒疫苗在較短時間內研制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由于特定的減毒疫苗難以針對不同變種的SARS病毒,屆時其預防效果尚待觀察;而效應更強的核酸疫苗則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在短時期內(尤其是目前疫情高峰期后的幾個月內)研制出特效藥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因此我們估計在這一波的疫情流行期期間,SARS的醫(yī)治與預防仍將主要依賴于已有的治療手段、治療藥物和隔離措施。
4. 對北京疫情發(fā)展態(tài)勢的判斷
從北京的SARS病例變化曲線,可以看出該地區(qū)的疫情在4月29日達到高峰,此后實際上呈現回落態(tài)勢。
根據相關報道,將北京疫情的起始日期定在3月1日,這樣北京疫情從起始到高峰經歷了大約60天的時間,與香港的情形十分類似。而從高峰到回落,目前北京則已持續(xù)了大約10天左右的時間。
★ 北京與香港疫情的共同點:(1)醫(yī)療水平較高,北京并且從4月底開始設立了8家SARS定點醫(yī)院,以做到SARS病人集中收治、集中治療,除了提高治療水平外,也有助于進一步防止疫情擴散。(2)隔離措施嚴格,北京目前隔離措施的嚴格程度應已不亞于香港。
★ 北京與香港疫情的區(qū)別:(1)由于在疫情初發(fā)期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控制措施,北京的疫情爆發(fā)更猛烈。高峰期北京的日新增病例均在100例以上,遠高于香港20-40例的水平。(2)目前治愈出院人數相比確診病例總數差距還非常大,香港目前治愈出院人數已在1000例以上,累計確診病例為在1700例;北京目前的累計確診病例在2000例以上,而累計治愈人數僅在160例左右。當然,北京目前尚未到達治愈出院人數增長高峰期,因為SARS病人的治療周期普遍在20-30天左右,根據新增病例高峰期出現的時間,專家估計5月10日以后病人出院數會開始增長。但盡管如此,要達到治愈人數超出住院人數的水平,仍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
基于北京目前有效的醫(yī)療手段和隔離措施,加上新發(fā)病例已呈回落趨勢,我們認為北京的疫情最終有望得到控制。
至于疫情平息的時間,由于北京高峰期病例較香港更多,因此我們預計北京疫情回落期的持續(xù)時間也將高于香港26天左右的水平,估計在40-60天左右較為可能。這樣北京日增SARS病例降至10例以下估計還需要30-50天左右,也就是說 北京疫情得到初步平息(日增病例在10例以下,住院SARS 病例人數降至高峰期1/10以下)至少是在6月中上旬,控制緩慢的話則會拖到7 月上旬。疫情要得到基本平息(基本無新增病例)則還需要30-50天左右,即要等到8 、9月份。
數據來源:中國網“每日疫情通報”
5. SARS疫情在國內其他地區(qū)大規(guī)模爆發(fā)的可能性
在對于北京地區(qū)疫情得到控制有很大信心的同時,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SARS疫情在國內其他地區(qū)大規(guī)模爆發(fā)的可能性,尤其是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內地省份以及廣大的農村地區(qū),由于醫(yī)療手段遠遠落后于北京、廣州等大城市,這些地區(qū)一旦出現SARS疫情的大規(guī)模爆發(fā),后果將極難控制。而數以百萬計的北京民工在疫情高峰期紛紛返鄉(xiāng)(尤以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為突出),也使得疫情向相關地區(qū)大規(guī)模擴散成為可能。
但是基于以下理由,我們認為內地省份爆發(fā)大規(guī)模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 更早地采取預防與隔離措施。由于疫情發(fā)生相對相比北京在疫情初發(fā)期未采取及時的控制措施,內地省份得以在疫情爆發(fā)的相對早期實施醫(yī)治與隔離措施。山西、內蒙古等內地省份的初始病例日期比北京滯后5-30天左右,這樣在其疫情初發(fā)階段,由于北京的疫情已開始公開,各地政府與衛(wèi)生部門得以較早地實施醫(yī)療與預防措施。
★ 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SARS的防治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官員的一項“政治任務”,由于涉及到個人的仕途,各地政府會不遺余力地落實SARS的醫(yī)治與隔離工作,尤其許多地區(qū)的隔離與預防措施,估計已經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到最佳。嚴格的隔離措施有助于最大程度上阻止SARS的進一步擴散。
★ 內地疫情最嚴重的山西與內蒙古兩個省份目前尚看不出SARS大規(guī)模擴散的苗頭。以山西省為例,首發(fā)病例在3月7日,按照30-40天的初發(fā)時期計算,該地區(qū)在4月17日前后應已進入疫情高峰時期,但疫情曲線圖顯示4月17日以來山西的疫情發(fā)展一直較為平穩(wěn),日增病例未出現大幅度上升,五月份以來更有回落的趨勢。
在上述結論(不發(fā)生更大規(guī)模的疫情爆發(fā))的基礎上,由于內地省份SARS疫情的初發(fā)時間比北京滯后5-30天左右,加上內地醫(yī)治水平的差異,其疫情初步平息和基本平息的時間可能分別會比北京滯后30-60天左右。而按照前文的結論,北京地區(qū)的疫情將在6月中上旬—7月上旬左右得到初步平息,而在8-9月份左右得到基本平息。
因此我們認為:內地多數省份的SARS疫情將在7-8月間得到初步的控制(日增病例10 例以下),在10月份左右將基本得到控制(基本無新增病例)。而世衛(wèi)組織對廣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旅游警告很有希望在“十一”之前得到解除。
數據來源:中國網“每日疫情通報”
注:4月14日山西新增病例激增至50 例系衛(wèi)生部調整診斷標準所致。
SARS影響宏觀經濟的兩種可能情形
數據來源:中國網“每日疫情通報”
二. SARS如何影響GDP
1、疫前的經濟形勢:新一輪的經濟上升周期
我們認為,SARS發(fā)生前,我國正處于新一輪經濟上升周期,引領經濟回升的主要動力是:在相對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和不斷改善的市場環(huán)境下,居民收入積累到了一定水平,消費結構向更高層次演進,潛在市場大幅擴容;政府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和積極有效的引資政策,刺激了銀行貸款增加、民間投資啟動和外國資本流入,外商投資的增長和鼓勵出口的政策又刺激了出口的增長,從而實現消費、投資和出口三大需求的同時并進,推動經濟快速增長。200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4%,出口增長22.3%,進口增長21.2%,貿易順差304億美元,GDP增長8%。今年第一季度增長進一步加快,GDP增速達到9.9%,創(chuàng)1997年以來最高。
如果沒有SARS的影響,我們認為2003年全年的GDP增速將會達至9.4% 左右。
2、SARS影響經濟的基本邏輯
SARS首先影響人員流動,時間拖長將波及物流和資金流。患者增加、人流減少,直接沖擊旅游、餐飲、交通和文化娛樂等產業(yè),而醫(yī)藥、電信、網絡和電子商務等行業(yè)則反受其益。疫期拖長,人們一時的恐懼演變成長期的擔憂,供給方和需求方之間的各種面對面交易活動減少,遠程交易增加;省際間和國際間的物流和資金流放緩,商貿、出口和外國直接投資因此受到沖擊。
SARS影響經濟的主要因素及我國現狀
序號 影響因素 我國現狀
1 受感染程度 主要影響地為廣東、北京、山西、河北和內蒙古,此5省市占全國GDP
的23.5%。
2 持續(xù)時間 預計為2003年2月到2003年9月,且2季度高峰后逐季減弱,因
此,經濟所受影響也主要集中在第2、3季度,第4季度影響相對較小。
3 一國經濟結構特征 我國三大產業(yè)比例約為16%:52%:32%,支柱產業(yè)為工
業(yè),經濟的主體部分受SARS影響不大。
4 政府管理措施 前期疏忽,4月20日后明顯加強,且有多種配套措施。
5 心理恐慌程度 局部地區(qū)曾出現搶購風潮,目前人們心理已基本穩(wěn)定。
由上表我們可以合理假設:(1)SARS 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不改變長期增長趨勢;(2)SARS 只對即期需求產生沖擊,而供給面未受損害;(3)SARS 不但對疫區(qū)經濟產生影響,而且對全國其他地區(qū)產生影響,但影響的程度減弱。
3、SARS對我國經濟增長影響的測算
立足于以上假設,我們從GDP支出法核算的角度定量分析SARS對經濟的影響。按此方法,GDP最終歸結到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三大需求上面。
消費:由于旅游、餐飲、零售、交通和娛樂文化等產業(yè)受災嚴重,使消費對GDP 增長率的貢獻減少1個百分點左右
消費分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按項目又分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由于影響出行,居民和政府消費均會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分項目看,根據上文的分析,實物消費方面,由于百貨和餐飲業(yè)受到沖擊而分別減少10%和8%,這兩項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例約為23%,從而使200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少增660億元左右;服務消費方面,由于旅游、交通、娛樂文化等行業(yè)受到沖擊,合計減少全年收入2000億元左右。但由于人們同時增加了醫(yī)療、電話、網絡和視聽產品等方面的消費,簡單估算假設為550億元左右,加上稅收減少1000億元左右,2003年全年最終消費將減少1110億元左右,根據我們的模型,使當年GDP少增1.0個百分點。
投資:投資者信心和商務談判受到影響,一些外商投資因故推遲或取消,部分為政府投資所彌補,但仍會使投資對GDP 增長率的貢獻減少0.5個百分點左右
SARS不但影響投資者的信心,而且影響與投資活動有關的商務考察和談判,因此,社會投資必然受到沖擊。
北京作為首都和國際化大都市,SARS發(fā)生后,不僅本地經濟受到很大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國際政治形象也受到了一定的損害,一些國際會議和交流活動被迫延期或取消,國外投資者的信心因此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2002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527億美元,比2001年增長56.7%,引資數額創(chuàng)下了歷史最高水平,其中來自香港和臺灣的直接投資分別占了34%和7.5%,來自東盟的直接投資占7%左右。由于以上地區(qū)同樣發(fā)生了疫情,其新增對外投資必然減少,我們合理假設以上四個地區(qū)來華投資減少幅度為20%,而其他地區(qū)的部分外商暫時擱置新增投資計劃,同時推遲已簽合同的投資項目,這樣全年的實際利用外資額將減少15%左右,計RMB 650億元左右;合同利用外資額減少幅度將更大。
從長期來說,中國吸引外資的兩大基礎要素巨大潛在市場和廉價勞動力并沒有因SARS而改變,投資中國仍會是外資不變的選擇,不過SARS事件發(fā)生后,外商會增加對風險分散的考慮,將部分原本打算投資中國的項目改投別的地區(qū),從而使外資流入的規(guī)模和速度受到輕度的削弱。我們預計最近兩三年實際利用外資額增長速度會有較大幅度的波動。
為平抑外商投資波動造成的負面影響,政府必然繼續(xù)延長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基礎性投資,年初計劃國債投資為1400億元,較2002年減少100億元,預計國家將增加國債投資100-200億元用于公共衛(wèi)生系統(tǒng)等方面的建設。
綜合上述考慮,SARS影響全年投資大約在500億元左右,考慮到1:1.3左右的乘數效應,總計影響投資650億元左右。根據我們的模型計算得到這部分投資減少將影響GDP 0.5個百分點左右。
外貿:由于部分國家已經封鎖與中國的邊境,出口將下滑10%左右,考慮到進口的減少幅度可能低于出口,使凈出口對GDP 增長率的貢獻度減少0.3%個百分點左右
由于與外國之間的人員流動減少,物流也必然受到影響;加上部分國家已經封鎖與中國的邊境,預計出口將受較大的沖擊,我們以下三個角度加以分析:(1)從訂單角度看,因為下半年的出口往往由前一期或上半年的出口訂單決定,而目前出口訂單下降已客觀存在。4月初在廣東召開的第93屆中國出口商交易會(廣交會一期)上,共有來自16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64萬位客商與會,出口成交只有33.12億美元,這與去年春季廣交會到會客商逾12萬人(其中一期客商5.62萬人),出口成交額168億美元比較,參會人員和成交額均大幅度下降,分別為-70.82%和-80.28%。不過,網絡公司頗有收獲,在廣交會第一次嘗試網上交易,首期成交13多億美元。2002年“廣交會一期”的訂單占當年全年出口的6.8%,由此,2003年全年出口將損失5%左右。(2)從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qū)看,2002年香港、臺灣和新加坡三地占大陸總出口的比例約為30%,由于SARS對這三個地區(qū)的經濟也有沖擊,從而也影響其進口需求。由此,假定兩地進口需求下降10%,則對中國出口影響為3%。(3)從出口產品構成看,初級產品占出口總額的10%左右,其中食品類初級產品又占初級產品的比重為50%,SARS不會影響制成品的出口,但會影響食品類初級產品出口,由此,假定SARS使中國食品類初級產品出口下降40%,則對總出口的影響達2%。
因此,SARS對中國2003年出口沖擊將在10%左右。同時考慮到進口減少的幅度要低于出口,按照我們的模型計算,外貿將影響GDP 0.3個百分點左右。
綜合來看,SARS將影響我國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由此,我們將 2003年的GDP預測值由年初的9.4%調整為 7.6%。
三. SARS沖擊下的四大重災區(qū):旅游,餐飲,商貿,交通
1. 旅游業(yè):全年損失1800億
旅游業(yè)占GDP比重不高
我國旅游業(yè)從90年代開始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成為國民經濟中新的增長點,近年來旅游業(yè)的增長速度雖然有所放緩,但是仍然保持兩位數以上的穩(wěn)定增長。2002年我國國內旅游業(yè)收入為3878億元,占當年GDP的3.8%,國際旅游收入 204億美元,占GDP收入的1.6%。因此旅游總收入占GDP比重為5.4%。
出入境游與國內“五一”旺季旅游受SARS影響巨大
SARS使我國三大旅游市場都受到極大的沖擊,出入境旅游方面主要客源國入境旅行預定紛紛取消,日前包括我國入境旅游客源1/10強和出境旅游客源多數的新、馬、泰在內的111個國家也與我國取消了彼此間的出入境旅游。由于旅游的季節(jié)性和旅游需要提前計劃的特點,加上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外國政府近期內不會解除對到我國旅游的警告,還有旅游者信心的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年內外國游客的數量很難復蘇。而出入境旅游具有消費高、滯留時間長、利潤高的特點,2001年我國入境和出境旅游利潤率分別為3.74%、3.51%,分別較國內旅游高出2.6和2.37個百分點。
國內旅游方面,五一期間是旅游業(yè)旺季,五一長假的取消使旅游業(yè)受到極大的影響,由于正處于疫情的高峰期,所以五一期間到6月底也是影響最為嚴重的時期。從全國各地五一期間的旅游業(yè)狀況來看,入境旅游人數基本上也是下降80%左右,國內旅游人數則下降40-60%。
北京的情形:全年損失400億
根據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2003年4月18日對北京重點行業(yè)的實地抽樣調查,旅游業(yè)受SARS打擊巨大,多數旅游企業(yè)已虧本經營。
綜合對外旅游、國內旅游、“五一”黃金周受到的影響,北京市2003年的旅游總收入估計將減少400億元左右。
★ 估計北京市全年的對外旅游收入將減少70%,損失將達160億人民幣。
★ 去年“五一”黃金周北京市旅游業(yè)直接收入為34億元,今年此項收入將大部分泡湯,損失至少30億元。
★ 按照我們對北京地區(qū)疫情發(fā)展態(tài)勢的預計,北京市二、三季度的國內旅游收入將大幅度下滑,估計北京市2003年全年的國內旅游收入將下降25%-35%,相應增加200億元左右的
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研究報告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現代企業(yè)規(guī)范化管理方案-績效 1394
- 2組織結構與人力資源診斷報告 499
- 3咨詢業(yè)務開發(fā)流程 153
- 4重慶同城媒體調查分析報告 586
- 5中小企業(yè)如何有效利用銀行貸款 1169
- 6中小企業(yè)成長的一般規(guī)律與管理 428
- 7目標市場物流解決方案 290
- 8中國移動全面預算管理整體框架 630
- 9中國移動整合行銷傳播方案 587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