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全國汽車市場統(tǒng)計分析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2003全國汽車市場統(tǒng)計分析
2003全國汽車市場統(tǒng)計分析
2002年進口車市場統(tǒng)計分析及2003年分析預測
2002年是我國加入WTO的第一年,這一年來汽車產業(yè)表現不凡,非但沒有“滅頂之災”,反而引發(fā)了爆炸式的“井噴”行情。毫無疑問,2002年是我國汽車產業(yè)具有標志性的一年。就進口汽車而言,今年我國進口汽車市場運行健康,進口汽車總量控制較嚴,進口比較適度,進口車只對國產車構成有限競爭,各項產業(yè)損害指數均在綠燈區(qū);同時迫使跨國公司在市場利好的誘導下,改變其進口整車的戰(zhàn)略,加快在中國進行實質性的投資和“當地生產”。2003年,有關部門將延續(xù)相關政策,我國進口汽車市場總體上將繼續(xù)呈現“總量快速增長、價格穩(wěn)中下降”的局面。
一、 2002年我國汽車行業(yè)出現五大變化
2002年我國汽車行業(yè)發(fā)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變化,這些變化大大超出了業(yè)內人士年初的預測。
一是全行業(yè)出現產銷協(xié)調增長的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1-11月,汽車產量達到293.7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36.5%,銷售達到296.3萬輛,增長36.8%。估計全年我國汽車產量可望達到315萬輛,在世界上的排名有望由去年的第8名升至前6名。與此同時,汽車行業(yè)的利潤也得到了迅猛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利潤的增長也在50%以上。
二是新車型的推出大大加快,汽車需求迅速增長。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幾乎所有廠家都幾次修改生產計劃。特別是跨國公司出于競爭的需要,對中國的產品戰(zhàn)略進行了重大調整,不再拿上一代產品合作,而是改為拿同代產品、甚至下一代產品、下下代產品進行合作。其中,轎車新品迭出、產量突飛猛進是今年我國汽車產業(yè)最大的亮點;一年之內國內外廠商破天荒地在國內推出了幾十種新車型,并占據了整個國內市場份額的六成。
三是汽車行業(yè)合資合作和兼并重組加快,促進了產業(yè)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一汽、天汽與豐田的整合,上汽參股通用大宇,并在國內捆綁整合,二汽與日產的全面合作,皆取得實質性進展。
四是部分地區(qū)和階層逐步進入私車時代,汽車消費結構發(fā)生實質性變化。目前,我國個人購車比例已超過了一半,在北京則達到了九成;個人汽車保有量已經占總量的四成,在一些大中城市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70%;城市居民中,每萬人擁有轎車100多輛。汽車正在成為居民新一輪消費升級的“導航產品”,家庭消費成為拉動汽車市場的主要力量。
五是進一步確定了“當地生產”和國產車的主導地位。2002年國外各汽車廠家基本完成了在我國的生產布局,汽車行業(yè)已經實現第一步目標“當地生產”,并進一步確定了國產車的主導地位,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進口車作為配角的定位。我國入世第一年進口車并未形成泛濫之勢。進口車只對國產車構成有限競爭。此外,許多跨國公司已將我國汽車制造業(yè)納入其采購體系,我國正在成為世界汽車工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增長近80%。
二、2002年我國進口汽車市場運行情況
2002年前11月,我國汽車整車進口(含整套散件)已達11.2萬輛,預計全年進口數量將達到12萬輛,同比增長64%。在數量上講,由于過去進口基數較小,相對今年高速增長的需求和大幅下降的關稅而言,這個幅度是比較適度的。其中進口轎車62279輛,比去年同期增長39.7%;進口越野車27702輛,增長174%;進口小客車10914輛,增長136%;進口貨車6269輛,增長114%。轎車仍然是所有進口車種中的絕對主力車種,占55.5%。
日、德、韓車占進口車數量的前三位,其中日本車和德國車在進口車中占絕對優(yōu)勢。在今年1-11月所有11.2萬輛進口車中,日本車68970輛,占總數的61.5%;德國車16208輛,占14.5%;日本車和德國車合計占76%。從金額上看,日本車和德國車合計占80%。
進口轎車格局呈現高檔車以德國車為主,中高檔車以日本車為主,中低檔車以法國車、韓國車為主的格局。在1-11月進口車輛中,以占進口車一半以上的轎車為例,從排量上看,1.5-2.5升,占全部進口轎車的70.6%;2.5-3.0升,占12%;3.0升以上的14%。從國別上看2.5升以上,德國車占這一界別的68%;1.5-2.5升,日本車占這一排量的68%。上述兩個68%,說明德國和日本各自在轎車的這兩個排量界別中占有的特殊優(yōu)勢地位。
三、2002年我國進口汽車市場運行的特點
2002年進口汽車市場在劇烈變化中逐步趨穩(wěn),并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進口汽車快速增長,但相對旺盛的需求而言,增長適度,有時顯得資源偏緊。2002年1-11月,在汽車生產總量增長36.5%、銷售總量銷售長36.8%和轎車生產總量增長51.4%、銷售增長55.4%的大背景下,進口汽車也保持了快速增長,總量增長64%,轎車增長39.7%,這種增長是比較適度的,特別是在關稅大幅下降的條件下,能控制在這個水平已經不易。
二是進口汽車價格在劇烈波動后,仍維持在高位。進口汽車由于受年初關稅大幅下調、日元和歐元匯率先貶后升、許可證供應較緊、進口車訂貨周期較長等多個因素的影響,價格發(fā)生劇烈波動,波動幅度超過10%。但由于私車市場的啟動,購車需求旺盛,加上匯率仍然較高,許可證依然偏緊,價格繼續(xù)維持在高位。
三是保稅區(qū)進口車庫存達到歷史高位后回落。由于一些經銷商的盲目無證訂貨,一、二、三、四月僅日本車訂貨每月就超過1萬輛,導致四、五、六、七月集中到貨,加上進口通道的相對擁擠,四大保稅區(qū)發(fā)生漲庫,庫存高達2.5萬輛,隨著許可證發(fā)放的到位和經銷商訂貨的理性化,庫存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
四是吉普車和城市休閑車快速增長,個性化消費初步顯現。1-11月進口越野車27702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74%。這說明一部分消費者已不滿足于轎車的消費,出于休閑和更高駕駛樂趣的追求,以及個性化消費傾向的增強,越野車和城市休閑車銷售看好。
五是進口汽車強勢品牌凸顯其競爭力。在進口汽車中,強勢品牌的地位越來越穩(wěn)固,無論是高檔的奔馳、寶馬,還是中高檔的日本豐田,其在進口車中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而且將繼續(xù)影響今后進口車的格局,特別是豐田全系列的車型都有較大競爭力,在總共12萬進口中,豐田車占了4萬輛,占近三分之一,足顯其綜合實力和有可能在國產車中后來居上的態(tài)勢。
六是進口車經營風險加大。進口車經銷商除了要面對正常的經營風險、市場風險外,還要面臨匯率風險、許可證風險、政策風險、競爭風險和國產車加速變化的風險,這對進口商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能力是個巨大的考驗。有的進口商開始退出進口車經營,轉向經營國產車的行列。
2003全國汽車市場統(tǒng)計分析
2003全國汽車市場統(tǒng)計分析
2002年進口車市場統(tǒng)計分析及2003年分析預測
2002年是我國加入WTO的第一年,這一年來汽車產業(yè)表現不凡,非但沒有“滅頂之災”,反而引發(fā)了爆炸式的“井噴”行情。毫無疑問,2002年是我國汽車產業(yè)具有標志性的一年。就進口汽車而言,今年我國進口汽車市場運行健康,進口汽車總量控制較嚴,進口比較適度,進口車只對國產車構成有限競爭,各項產業(yè)損害指數均在綠燈區(qū);同時迫使跨國公司在市場利好的誘導下,改變其進口整車的戰(zhàn)略,加快在中國進行實質性的投資和“當地生產”。2003年,有關部門將延續(xù)相關政策,我國進口汽車市場總體上將繼續(xù)呈現“總量快速增長、價格穩(wěn)中下降”的局面。
一、 2002年我國汽車行業(yè)出現五大變化
2002年我國汽車行業(yè)發(fā)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變化,這些變化大大超出了業(yè)內人士年初的預測。
一是全行業(yè)出現產銷協(xié)調增長的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1-11月,汽車產量達到293.7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36.5%,銷售達到296.3萬輛,增長36.8%。估計全年我國汽車產量可望達到315萬輛,在世界上的排名有望由去年的第8名升至前6名。與此同時,汽車行業(yè)的利潤也得到了迅猛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利潤的增長也在50%以上。
二是新車型的推出大大加快,汽車需求迅速增長。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幾乎所有廠家都幾次修改生產計劃。特別是跨國公司出于競爭的需要,對中國的產品戰(zhàn)略進行了重大調整,不再拿上一代產品合作,而是改為拿同代產品、甚至下一代產品、下下代產品進行合作。其中,轎車新品迭出、產量突飛猛進是今年我國汽車產業(yè)最大的亮點;一年之內國內外廠商破天荒地在國內推出了幾十種新車型,并占據了整個國內市場份額的六成。
三是汽車行業(yè)合資合作和兼并重組加快,促進了產業(yè)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一汽、天汽與豐田的整合,上汽參股通用大宇,并在國內捆綁整合,二汽與日產的全面合作,皆取得實質性進展。
四是部分地區(qū)和階層逐步進入私車時代,汽車消費結構發(fā)生實質性變化。目前,我國個人購車比例已超過了一半,在北京則達到了九成;個人汽車保有量已經占總量的四成,在一些大中城市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70%;城市居民中,每萬人擁有轎車100多輛。汽車正在成為居民新一輪消費升級的“導航產品”,家庭消費成為拉動汽車市場的主要力量。
五是進一步確定了“當地生產”和國產車的主導地位。2002年國外各汽車廠家基本完成了在我國的生產布局,汽車行業(yè)已經實現第一步目標“當地生產”,并進一步確定了國產車的主導地位,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進口車作為配角的定位。我國入世第一年進口車并未形成泛濫之勢。進口車只對國產車構成有限競爭。此外,許多跨國公司已將我國汽車制造業(yè)納入其采購體系,我國正在成為世界汽車工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增長近80%。
二、2002年我國進口汽車市場運行情況
2002年前11月,我國汽車整車進口(含整套散件)已達11.2萬輛,預計全年進口數量將達到12萬輛,同比增長64%。在數量上講,由于過去進口基數較小,相對今年高速增長的需求和大幅下降的關稅而言,這個幅度是比較適度的。其中進口轎車62279輛,比去年同期增長39.7%;進口越野車27702輛,增長174%;進口小客車10914輛,增長136%;進口貨車6269輛,增長114%。轎車仍然是所有進口車種中的絕對主力車種,占55.5%。
日、德、韓車占進口車數量的前三位,其中日本車和德國車在進口車中占絕對優(yōu)勢。在今年1-11月所有11.2萬輛進口車中,日本車68970輛,占總數的61.5%;德國車16208輛,占14.5%;日本車和德國車合計占76%。從金額上看,日本車和德國車合計占80%。
進口轎車格局呈現高檔車以德國車為主,中高檔車以日本車為主,中低檔車以法國車、韓國車為主的格局。在1-11月進口車輛中,以占進口車一半以上的轎車為例,從排量上看,1.5-2.5升,占全部進口轎車的70.6%;2.5-3.0升,占12%;3.0升以上的14%。從國別上看2.5升以上,德國車占這一界別的68%;1.5-2.5升,日本車占這一排量的68%。上述兩個68%,說明德國和日本各自在轎車的這兩個排量界別中占有的特殊優(yōu)勢地位。
三、2002年我國進口汽車市場運行的特點
2002年進口汽車市場在劇烈變化中逐步趨穩(wěn),并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進口汽車快速增長,但相對旺盛的需求而言,增長適度,有時顯得資源偏緊。2002年1-11月,在汽車生產總量增長36.5%、銷售總量銷售長36.8%和轎車生產總量增長51.4%、銷售增長55.4%的大背景下,進口汽車也保持了快速增長,總量增長64%,轎車增長39.7%,這種增長是比較適度的,特別是在關稅大幅下降的條件下,能控制在這個水平已經不易。
二是進口汽車價格在劇烈波動后,仍維持在高位。進口汽車由于受年初關稅大幅下調、日元和歐元匯率先貶后升、許可證供應較緊、進口車訂貨周期較長等多個因素的影響,價格發(fā)生劇烈波動,波動幅度超過10%。但由于私車市場的啟動,購車需求旺盛,加上匯率仍然較高,許可證依然偏緊,價格繼續(xù)維持在高位。
三是保稅區(qū)進口車庫存達到歷史高位后回落。由于一些經銷商的盲目無證訂貨,一、二、三、四月僅日本車訂貨每月就超過1萬輛,導致四、五、六、七月集中到貨,加上進口通道的相對擁擠,四大保稅區(qū)發(fā)生漲庫,庫存高達2.5萬輛,隨著許可證發(fā)放的到位和經銷商訂貨的理性化,庫存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
四是吉普車和城市休閑車快速增長,個性化消費初步顯現。1-11月進口越野車27702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74%。這說明一部分消費者已不滿足于轎車的消費,出于休閑和更高駕駛樂趣的追求,以及個性化消費傾向的增強,越野車和城市休閑車銷售看好。
五是進口汽車強勢品牌凸顯其競爭力。在進口汽車中,強勢品牌的地位越來越穩(wěn)固,無論是高檔的奔馳、寶馬,還是中高檔的日本豐田,其在進口車中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而且將繼續(xù)影響今后進口車的格局,特別是豐田全系列的車型都有較大競爭力,在總共12萬進口中,豐田車占了4萬輛,占近三分之一,足顯其綜合實力和有可能在國產車中后來居上的態(tài)勢。
六是進口車經營風險加大。進口車經銷商除了要面對正常的經營風險、市場風險外,還要面臨匯率風險、許可證風險、政策風險、競爭風險和國產車加速變化的風險,這對進口商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能力是個巨大的考驗。有的進口商開始退出進口車經營,轉向經營國產車的行列。
2003全國汽車市場統(tǒng)計分析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市場機會主義者的整合營銷—談 290
- 2派意特服飾市場營銷策略 274
- 3“蔻蔻”服飾巧叩市場大門 315
- 4轉正教材_產品組合與銷售 246
- 5專業(yè)銷售技巧筆記 416
- 6專柜(促銷)管理培訓 231
- 7終端促銷人員招聘培訓管理 315
- 8中海陽光棕櫚園廣告推廣與營銷 267
- 9中國消費品企業(yè)的市場戰(zhàn)略 466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