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S市場需求分析(doc)

  文件類別:市場分析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06K

  下載次數(shù):87

  所需積分:2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PHS市場需求分析(doc)
PHS市場需求分析 ------來自小靈通市場的報告 Fred 2004年6月24日 前言 近來,一個炒得沸沸揚揚的話題,莫過于小靈通(PHS)了。自1997年登陸浙江余杭,走 走停停,生生死死,可謂命運蹉跎。從進入中國市場算起,前五年的客戶數(shù)累計為520萬 ,雖然發(fā)展速度尚可,但和上億用戶的移動網(wǎng)用戶數(shù)相比,無疑是小屋見大屋,難以形 成氣候。伴隨著信產部的多次“紅燈”,始終處于生與死的邊緣。然而,戲劇性的變化發(fā) 生在2002年:一年新增用戶800萬,給ARPU下降明顯,而客戶數(shù)增長有限的固網(wǎng)運營商們 注入了一針興奮劑,頓時掀起一股波瀾,以迅雷不及淹耳的勢頭,迅速在全國鋪開。在 2002年底,用戶數(shù)達到1300萬,2003年底則達到3600萬,而2004年,則估計達到6400萬 左右。PHS用戶已超過C網(wǎng)用戶,成為僅次于G網(wǎng)和固網(wǎng)的第三大網(wǎng)絡。這樣,PHS再一次 成為公眾的焦點:“移動暴利終結者”,“綠色環(huán)?!?,“淘汰技術”,“扶墻通”。。。。。 。贊揚者有之,貶低者有之,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 雖然PHS龐大的客戶群,已經成為通訊終端市場一個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然而,在PHS 的市場研究分析方面資料,特別是定量的資料,與G網(wǎng)、C網(wǎng)手機相比,卻少得出奇。如 ,PHS消費者的心理價位接受能力,消費者收入、教育背景與購買意向之間的關系等等, 而這些信息對PHS市場的深入理解都有積極的參考意義。正基于此種想法,筆者于今年5 月,在西安、上海兩地對PHS小靈通終端市場,做了一次直接的、面對面的問卷調查。主 要涉及終端用戶對PHS小靈通的看法、心理價位、功能等方面,并加以分析。希望通過與 大家共同分享,為關注PHS小靈通市場的人士,提供參考。 然而,為了更好的理解PHS市場,有必要首先對PHS技術的發(fā)展做一個簡要的背景介紹。 PHS的技術由來 PHS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起源于英國TELEPOINT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使用無繩電話發(fā)送信息,將室內外相聯(lián)接, 滿足的是小范圍“內部”通話的市場需求。1989年,TELEPOINT系統(tǒng)在英國進入商業(yè)化運營 階段??墒牵瑫r運不濟,到1993年,所有的TELEPOINT服務供應商都退出該領域,TELEP OINT在英國以失敗而結束。 可是,正所謂“西方不亮,東方亮”。當時,在歐洲、美國和日本正在廣泛討論數(shù)字移動 系統(tǒng)PCN/PCS的技術,而PHS技術正被日本看中,成為日本版的PCN/PCS技術。1993年,在 日本北海道成功開通了第一個PHS實驗局。經過近一年的實驗,反復的技術比較分析(見 表一),和廣泛的市場調查后得出結論,“超過90%的客戶愿意使用這種技術”。 |Specifications參數(shù) |PHS |cf.Digital | | | |Cellular | |Access接入 |TDMA |TDMA | |Frequency頻率 |1.9GHz |800MHz/1.5GHz | |Bit rate速率 |32kb/s |11.2kb/s | |Moving speed移動速度|30km/h(max) |300km/h | |Available Reach 距離|100-500m |1.5km | |Power of a terminal |10mW |0.6-1W | |功率 | | | |Weight of a |150-200g |200-250g | |terminal重量 | | | 1995 年7 月,日本NTT DoCoMo 和DDI Pocket 分別在東京和札幌開通了PHS 業(yè)務,初期共有8 萬用戶,到1997年9月,其用戶發(fā)展到近700萬。見表二 表二 日本PHS和移動電話的客戶發(fā)展數(shù) [pic] 從此,日本大力發(fā)展,PHS終于在日本扎根,并取得成功。 PHS在中國 1997年年底,浙江省余杭市開通了國內第一個“小靈通”網(wǎng),實行單向收費,月租費20元 ,每分鐘資費0.2元,市場反映非常良好,用戶響應空前。余杭成為國內最早開放小靈通 業(yè)務的城市,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小靈通網(wǎng)。此后,小靈通走走停停,直到2002年12 月,“小靈通”業(yè)務在除京、滬之外的地區(qū)全面開禁。截止到2003年5月,全國已在400多 個城市開通小靈通網(wǎng)絡,小靈通網(wǎng)已不可逆轉地成為中國通訊市場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 分。2004年底,PHS用戶總數(shù)預計達到6400萬。(見圖一) 小靈通市場分析 小靈通用戶的構成 通過對小靈通的用戶群的分析可以知道,小靈通手機對潛在用戶,原有移動手機用戶, 以及用戶使用習慣的等方面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見圖二) o 對潛在用戶的影響——促使一批潛在用戶提前進入市場消費,約占62%。這可能暗示著在 發(fā)展期的小靈通市場,首先成為用戶的是追求實惠的客戶群體。 o 對原有用戶的影響-——吸引原手機用戶轉網(wǎng),成為小靈通用戶的,約占10%。一些用戶, 可能是通話量大,漫游要求不高,C網(wǎng)、G網(wǎng)用戶,轉向了實惠的小靈通。 o 對當前用戶的影響-——原準備購買手機的用戶轉而購買小靈通。這說明小靈通手機對G 網(wǎng)、C網(wǎng)手機準用戶中的客戶群產生影響,改變其購買決策,這部分大約占18%。 o 對同時使用用戶的影響-——已經是GSM或CDMA的用戶,約占10%。小靈通的出現(xiàn)對一些用 戶的通訊設備使用習慣,已經產生了影響。 被訪者對小靈通的開放程度 總體來說,公眾對小靈通抱著比較開放的態(tài)度。超過80%的被訪者,包括約37%的用戶和 43%的準用戶并不拒絕小靈通,約有19%的用戶暫不考慮購買小靈通。(見圖三) 職業(yè)和小靈通的關系(見圖四) o 私企/外企員工在PHS用戶中比率最高。國企員工在PHS用戶中比率也較高。 o 在政府公務員中,使用者較少,暫不考慮的比例最高 這可能說明了小靈通在廣大工薪階層中受到普天關注。而公務員群體,雖然適合使用小 靈通,但并不積極接受小靈通。 年齡因素和小靈通的關系(見圖五) o 與通常認為不同,PHS小靈通的主要消費群均衡分部于各年齡段,沒有明顯的年齡成次 的差異性。 o 潛在消費群比率最高的為小于25歲人群,以及年齡45歲以上間。小于25歲的潛在人群可 能是由于學生較多,購買力有限而造成。而45歲以上組可能是4050,退休族,收入也 同樣有限。這構成了小靈通的主要潛在購買群體。 教育背景和小靈通的關系 o 在PHS用戶和潛在用戶中,教育背景沒有明顯差異性。這可能和小靈通的大眾化定位、 推廣有關。例如:在C網(wǎng)和G網(wǎng)手機中,打科技牌,言必稱科技的推廣活動并不少見, 而在PHS市場上,則不多見。 o 在暫不購買的用戶群中,小學以下或本科以上教育背景的人群比例最高。教育背景過低 ,可能影響了其對小靈通產品的理解。而教育背景較高的人群,可能持有對小靈通技 術的懷疑,這也可能影響小靈通的購買決策。崇尚技術者,在專業(yè)技術人員當中有著 相當?shù)氖袌?。(見圖六) 個人收入與PHS的關系 o PHS的購買人群在各種收入人群中都有,但分布不很均勻。(見圖七) o 月收入超過5000元者,對價格不是特別敏感,可能已經使用了C網(wǎng)或G網(wǎng)手機,對小靈通 持觀望態(tài)度,這形成了較大的潛在消費群體。 o PHS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月收入1500-5000元。特別是月收入1500- 3000的群體,形成了小靈通主要目標群。 o 在月收入800- 1499元以下的群體中,有大量的潛在用戶,這預示了小靈通市場定價策略的一種選擇 。 幾種主要的購買因數(shù)與小靈通關系 o 總體來說,品牌,對客戶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客戶選購小靈通的首選因素,這 可能和中國消費者心態(tài)是不可分割的。(見圖八) o 總體來說,價格,排在購買因素的最末位。盡管小靈通吸引的是追求實惠,對價格較為 敏感的客戶群的關注,但當選購機器時,他們卻優(yōu)先考慮手機品牌和功能因數(shù)。 o 對PHS用戶而言,品牌最重要。對潛在用戶而言,功能最重要。用過手機的用戶,有一 定的切身體會,對手機的品牌比較關注。而未用過的客戶,對各種功能抱有新鮮感, 比較注重功能。這對確定PHS市場推廣戰(zhàn)略,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心理價位與小靈通的關系 o 有約75%的被訪者認為小靈通的價格在400- 1000元之間。超過60%的被訪者認為小靈通的價格在400- 800之間。通常認為,價格大于800元的是高端機,價格在600- 800元之間的為中端機,而價格在400-600元之間的為低端機。(見圖九) o 有17.51%的被訪者認為小靈通的價格應低于400元??梢越邮?200元以上的被訪者, 不到1.17%。 了解小靈通的最重要的三種渠道: o 通過對客戶獲得PHS資料途徑的調查,再次證實了報紙和電視廣告對被訪者的影響力。 傳統(tǒng)廣告煤體對客戶購買決策的影響力中,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見圖十) o 朋友介紹,所謂的口碑,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推廣通路。這再次提醒了各廠家對后續(xù)服 務需要特別的關注。 通過以上分析,對小靈通市場需求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小靈通用戶群的構成, 客戶心中的理想價位,購買考慮的主要因數(shù),獲得信息的主要途徑等。這些,在PHS產品 線規(guī)劃,新品上市,定價,推廣,銷售等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然而,一 個自然引出的問題是,如果拋開產品本身,在客戶心目中,純“理想”的機器是怎樣的? 今后小靈通市場又會怎樣發(fā)展? 小靈通市場需求趨勢 在小靈通市場上,同C網(wǎng)、G網(wǎng)手機市場一樣,有許多炒得沸沸揚揚的熱點主題,黑白屏 /彩屏,4096/65K,30萬像數(shù)攝像頭,100萬像數(shù)攝像頭,16合玄,32合玄、64合玄等等 。但歸納起來,主要集中在屏幕、鈴聲、造型、新功能等方面。如果存在一款理想的機 器,那么,又應該是怎樣的泥? 屏幕:雖然小靈通吸引的是低端客戶,但彩屏已經深入人心,被廣大用戶所接受。認為 小靈通屏幕應該是彩屏的,在小靈通用戶,潛在用戶和拒絕的被訪者中,比率分別是: 77.46%, 72.73%, 81.40%。 鈴聲:市場上主要有普通單音電子鈴聲和合玄鈴聲兩類。47.21%的被訪者希望十六合玄 鈴聲,45.69%的被訪者甚至希望合玄越多越好。僅有7.11%的客戶接受單音鈴聲。合玄鈴 聲取代單音鈴聲已成為必然。 造型:有相當多的手機采用內置天線設計,那么對小靈通也是這樣嗎,如果是,在多大 程度上是?調查表明,57.61%的用戶喜歡內置天線,42.39%的用戶表示無所謂。 新功能:以收音功能為例,56.22%的被訪者認為“無所謂”,25.95%的被訪者則認為“一定 要”,而17.84%的被訪者則認為“沒必要”。 由于小靈通結構受主板的影響,其外型通常可分為:折疊機,直板機和翻蓋機。調查表 明:56.58%的被訪者喜歡折疊機,17.54%的人喜歡翻蓋機。喜歡直板機的為25.88%。而 在折疊機中,雙屏又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對生產商而言,特別是在ID階段,對消費者在這 方面的偏愛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見圖十一) 就PHS服務應用層面總體而言,PIM卡的機卡分離機器可能是2005年的一個熱點。但最終 結果,將起決于: o PIM卡機器的標準統(tǒng)一進展情況 o 固網(wǎng)運營商對PIM機制造商的支持 o 固網(wǎng)運營商對P網(wǎng)的增值業(yè)務的看法 o 固網(wǎng)運營商對G3的投入力度 o 手機制造商的贏利模式 另外一種選擇,可能是主推增值服務。如,網(wǎng)卡,短信,彩鈴等。從2004年國際通信展 的情況來看,在日本,當前的PHS業(yè)務的80%源于數(shù)據(jù)業(yè)務。以京瓷代表的廠商對PHS上網(wǎng) 及基于PHS技術的PC上網(wǎng)卡的推動值得關注。 事實上,在決定小靈通的發(fā)展趨勢過程中,不僅是客戶需求在起引導作用,手機終端制 造技術,網(wǎng)絡技術,CP,SP,運營商態(tài)度等也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終端制造商們 不斷推出上網(wǎng)、拍照、對講、雙模等終端新品;服務供應商、運營商們不斷推出基于PH S技術的INTERNET瀏覽等增值業(yè)務;國家產業(yè)政策,運營商對PHS和3G的態(tài)度等等,都構 成了整個PHS產業(yè)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而所有這些因數(shù)綜合起來,共同影響,決定著P HS市場的發(fā)展變化。 ----------------------- 圖一 表一、PHS和其他蜂窩技術的比較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pic] 圖十 圖九 [pic] [pic] 圖十一
PHS市場需求分析(doc)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