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作業(yè)計劃(ppt)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生產作業(yè)計劃(ppt)
生產作業(yè)計劃
一、編制生產作業(yè)計劃的內容和作用
(一)編制內容
1。制定或修改期量標準
期量標準是指為了合理的組織企業(yè)生產活動,在生產產品或零件的數量和期限方面所規(guī)定的標準數據。
2。編制生產作業(yè)計劃
3。進行設備和生產面積的核算和平衡
4。生產現(xiàn)場管理
(1)生產作業(yè)準備和服務 (2)生產現(xiàn)場的布置
(3)日常生產派工 (4)生產任務的臨時調整
(5)鼓勵職工的勞動熱情
5。生產控制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生產作業(yè)計劃的作用
1。是建立企業(yè)正常生產秩序和管理秩序,提高經濟效益的一
項重要手段。
(1)工人心中有數,干部的日常管理有了秩序;
(2)保證了各部門和車間之間的銜接配合;
(3)及時檢查和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保證了生產任務的完成。
2。生產作業(yè)計劃起著具體落實生產計劃的作用。
(1)空間上 (2)時間上 (3)計劃單位上細分生產任務
3。平衡試算更細致,有利于充分的利用生產能力。
4。是企業(yè)計劃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確保了企業(yè)年度經營計劃的
順利實現(xiàn)。
5。是規(guī)定全體職工奮斗目標,調動職工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6。有利于實現(xiàn)均衡生產。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期量標準的制定
(一)期量標準的種類
1。品種單一的大量生產:節(jié)拍、批量、節(jié)奏、在制品占用
量定額、流水線工作指示圖表等;
2。穩(wěn)定的成批生產:批量、產品的投入與出產間隔期和提
前期、生產周期、在制品占用量定額等;
3。單件小批生產:生產周期、提前期等。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幾個重要的期量標準的制定
(一)批量和生產間隔期
1。概念
(1)批量:相同產品或零件一次投入或出產的數量。
(2)生產間隔期:相鄰兩批相同產品或零件投入或出產的時間間隔。
(3)二者關系: 批量 = 生產間隔期 × 平均每日產量
2。確定
按照一定的生產間隔期和批量組織生產就是成批生產的節(jié)奏性,因此,正確確定生產間隔期和批量對于加強成批輪番生產的成套性和組織有節(jié)奏的均衡生產關系很大。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1)以量定期法(經濟批量法)
最小批量法和經濟批量法
經濟批量法是一種根據費用來確定合理批量的方法。
設備調整費用(Ca) 庫存保管費用(Cb)
?、倌甓仍O備調整費用
Ca = A × (N / Q)
A —— 每次設備調整費用
N —— 年產量 Q —— 批量
②年庫存保管費用
Cb = (Q / 2) × C
C —— 每件產品的年平均保管費用
③總費用
Y = Ca + Cb = A ×(N/Q) + (Q/2) ×C
④經濟批量 Q經 = √2NA / C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⑤批量調整
a. 批量應與月產量倍比關系,并在主要工序上不少于一個或半個輪班的產量
b. 使同一批制品在各車間的批量相等或成簡單倍比關系
c. 批量大小應與生產面積或設備容積相適應
d. 一般來說,毛坯批量應大于機加工批量,機加工批量應大于裝配批量。
(2)以期定量法
①統(tǒng)一規(guī)定為數不多的互為倍數的標準的生產間隔期(見下表)
②根據零件的價值、體積、工藝復雜度、生產周期等情況進行分類;
③根據生產間隔期和生產任務確定批量
(3)兩者的結合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生產周期
1。定義:是指從原材料投入開始到成品出產為止的全部日歷
時間(或工作日數)。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確定
(1)零件工序生產周期
Top = ( n×t0 / T效×S×K t )+ T準
n —— 批量 t0 —— 工序單件工時定額 T效 —— 日有效工作時間
K t —— 工時定額完成系數 T準 —— 工序準備結束時間
(2)零件工藝階段的生產周期
To = ∑Topi·λ+ (m-1) · td
λ—— 平行系數 td —— 平均每道工序的間隔時間
m —— 工序數目
(3)產品的生產周期
網絡圖的關鍵路線的長度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三)生產提前期
1。定義:指產品在各生產環(huán)節(jié)出產或投入的時間與成品出產時間
相比所要提前的時間。有投入提前期和出產提前期兩種。
2。制定:
(1)前后車間生產批量相等的情況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某車間的投入提前期 = 該車間的出產提前期 + 該車間的生產周期
某車間的出產提前期 = 后車間的投入提前期 + 保險期
(2)前后車間批量不相等的情況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四)在制品定額
1。定義:在一定的技術組織條件下,各生產環(huán)節(jié)上為了保證生產銜
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的標準儲備量。
2。確定:
(1)大量流水生產條件下,在制品定額的確定
[流水線內部]
①工藝在制品:流水線的各個工作地上正在進行加工和檢驗的在制品。
②運輸在制品:處于連續(xù)流水線的運輸過程中或放置在運輸裝置上的
在制品。只在連續(xù)流水線上才計算。
③周轉在制品:在間斷流水線上由于相鄰兩工序的生產率不同而形成
的在制品。
④保險在制品:當流水線上某一工序發(fā)生意外時,為保證整個流水線
仍能正常工作而設置的在制品。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流水線之間] 當供應流水線和需求流水線的節(jié)拍相等時,存在運輸在
制品和保險在制品;節(jié)拍不等時,存在周轉在制品和保險在制品。
(2)成批生產條件下,在制品定額的確定
[車間內部] 取決于產品生產的計劃期末停留在車間內的產品的批數和
批量。具體來講就是:
Zin = Q ×(T0/R) = nd×T0 nd —— 平均每日產量
因此,車間內部在制品的批數取決于T0/R和具體的投入出產日期。即:
① T0 < R ,月末可能有一批,也可能沒有;
② T0 = R ,任何時間都有一批在制品;
③ T0 > R ,T0/R就是月末車間在制品的批數。
[車間之間] 也即庫存在制品
Zmax = nd×Dst = nd× Ri = Qi Dst —— 庫存天數
Ri —— 前車間出產間隔期 Qi —— 前車間出產批量
Zst = Zmax / 2 = Qi / 2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三、生產作業(yè)計劃的編制
三各層次:
廠級生產作業(yè)計劃 車間內部生產作業(yè)計劃 日常生產派工
(一)在制品定額法
1。原理:通過在制品定額和實際結存量的差異來決定投入和產出的
數量,以消除這種差異,從而得出生產作業(yè)計劃的方法。適用于大量大批
生產的企業(yè)。
2。具體方法:在制品定額法是按照反工藝順序,從產品的最后一個
車間開始,逐漸向前推算。
(1)某車間的出產量 = 后車間投入量 + 該車間外銷量
+(庫存半成品定額-期初庫存半成品結存量)
(2)某車間的投入量 = 該車間出產量 + 該車間預計廢品量
+(車間在制品定額-期初在制品預計結存量)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3)注意:
①反工藝順序
②最后車間出產量就是成品出產量,它與車間的半成品外銷量都是根據生產計劃任務確定的。
③車間預計廢品量是按計劃規(guī)定的廢品率計算的。
④期初庫存半成品和在制品結存量一般由計劃時實際結存量加上計劃時到期末的預計發(fā)生量確定。
(4)一般步驟:
①計算各車間投入和出產量(表1)
②編制各車間月度計劃(表2)
③把月計劃按月分配(表3)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提前期法(累計編號法)
多品種成批生產條件下,產品輪番上下場,不可能有穩(wěn)定的在制品
數量,在制品變動不易掌握。但可以從產品完工期推算出各工藝階段需
要投入和出產的日期,然后通過以期轉化為量的方法,從期的銜接達到
量的銜接。
[累計編號] 指從年初或從開始生產這種產品起,以成品出產的先后
順序,為每一件產品編上一個累計號碼。
[提前量] 在同一時間上,產品在某一生產環(huán)節(jié)上的累計編號,同成
品的出產累計號數相比,相差的號數。提前量的大小與提前期成正比,
即: 提前量 = 提前期×平均日產量
[提前期法] 根據預先制定的提前期,通過平均日產量轉化為提前量,
從而得出同一時期產品在各生產環(huán)節(jié)上的提前量,來保證各車間之間數
量上的銜接的計劃制定方法。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1。具體方法
(1)計算產品在各車間計劃期末應達到的累計出產和投入的號數
① 某車間出產累計號數 = 成品出產累計號數
+ 該車間出產提前期定額×成品的平均日產量
②某車間投入累計號數 = 成品出產累計號數
+ 該車間投入提前期定額×成品平均日產量
(2)計算各車間在計劃期內應完成的出產量和投入量
計劃期車間出產(投入)量= 計劃期末出產(投入)累計號數
-計劃期初已出產(投入)累計號數
(3)按照零件的批量進行修正,使其和批量相等或成整數倍數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優(yōu)點
(1)計劃編制快
(2)計劃修正是自動進行的
(3)可有效保證零件的成套性
[例] 某產品月計劃任務250臺,月工作日數25天,平均日產
10臺。要求在三月份的第5個工作日出產第一批50臺。試確
定三月末各車間出產(投入)累計號數。數據如下表: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四、日常生產派工
(一)日常生產派工的過程
1。定義:根據工段和班組的生產作業(yè)計劃及實際生產情況,
為各個工作地具體的分派工作任務,并做好作業(yè)準備,以使生產
任務順利開始的活動。工段長、班組長、派工員。
2。過程和內容
(1)準備工作:①檢查技術文件 ②工具申請書 ③材料
搬運通知 ④設備調整通知
(2)派工開始:①制定工作指令 ②下達工作指令 ③下
達檢驗指令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派工方式
1。標準派工
(1)適用:大量大批生產的工段、班組。
(2)含義:把制品在各工作地上的加工次序、期限、數量等全部制成標準,并固定下來,用于指導各工作地的日常生產活動,而不必再經常的分派任務了。如:流水線的標準生產指示圖表
2。定期派工
(1)適用:成批生產或比較穩(wěn)定的單件小批生產。
(2)含義:派工員根據月度的工段作業(yè)計劃,在較短的時期內,定期地為每個職工分派任務。
(3)注意:①保證重點,分清輕重緩急
②保證關鍵零件的加工進度,注意關鍵設備的充分負荷
③派工要適合設備的特點及操作工人的技術特長。
(4)工具:零件的加工進度計劃和設備負荷進度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3。臨時派工
(1)適用:單件小批生產的企業(yè)
(2)含義:根據生產任務和準備工作的情況及各工作地的負荷情況,隨時把任務下達給工作地。
(3)任務分配箱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三)作業(yè)順序的合理安排
1。多種零件由兩臺機床加工的順序安排
[例] 設有零件甲、乙、丙、丁四種,小組由車床、銑床各一臺,其中零件的加工順序都是先車后銑,其余條件如下表,試確定最佳加工順序。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1)從加工時間中找出最小值。本例中為銑床列中的4。
(2)上述最小值如果屬于車床列(先加工的設備列),則該零件應優(yōu)先安排加工;反之則最后加工。本例中銑4應最后加工。
(3)將已安排加工的零件除去,其余零件在重復(1)、(2)步驟,直到全部零件安排完畢。
(4)當遇到車、銑兩列的最小值相等時,可以任意取其中之一。
按照上述方法,上例的加工順序安排應為:乙、丁、丙、甲。
繪制成線條圖如下: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兩件零件由多臺機床加工
[例]設有甲、乙兩種零件,需要在車床a、刨床b、鉆床c、銑床d四臺機床上加工。甲零件的加工順序為a、b、c、d,所需時間分別為2、1、8、2小時;乙零件的加工順序為a、d、b、c,加工時間分別為1、4、1、4小時。試確定最佳加工順序。
(1)以時間為單位,劃出縱橫坐標,沿X軸標出甲零件加工順序,沿Y軸標出乙零件加工順序。
(2)標出干涉區(qū)。
(3)繪加工路線。①假設先加工乙 ②假設先加工甲
(4)計算加工時間,選擇加工時間短的方案。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五、生產作業(yè)控制
(一)生產作業(yè)控制的內容和功能
1。內容
(1)確定工藝流程,這是生產作業(yè)控制的起點和基礎。
(2)安排生產進度計劃,這是生產作業(yè)控制的前提。
(3)下達生產指令,這是生產作業(yè)控制的重要手段。
(4)生產進度控制,這是生產作業(yè)控制成敗的關鍵。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功能
(1)進度管理
生產作業(yè)控制的核心就是進度管理。所謂進度管理就是嚴格地按照
生產進度計劃的要求,掌握作業(yè)標準與工序能力的平衡。也就是從作業(yè)
準備開始到作業(yè)結束為止的產品生產全過程,根據生產進度計劃規(guī)定,
掌握作業(yè)速度,調整速度,調整進度上的延遲和冒進,以保證交貨期和
生產進度計劃的實現(xiàn)。 作業(yè)分配、進度控制、偏離校正。
(2)余力管理
所謂余力,就是計劃期內一定生產工序的生產能力同該期已經承擔
的負荷的差額。余力管理的目的,一是保證實現(xiàn)計劃規(guī)定的進度;二是
要經常掌握車間、機械設備和作業(yè)人員的實際生產能力和實際生產數量,
通過作業(yè)分配和調整,謀求生產能力和負荷之間的平衡,做到既不工作
量過多,也不發(fā)生窩工的現(xiàn)象。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3)實物管理
就是對物質材料、在制品和成品,明確其任一時間點的所在位置和數
量的管理。在實物管理中,搞好在制品管理與搬運管理,又是實現(xiàn)生產有
效控制的首要環(huán)節(jié)。
(4)信息管理
企業(yè)是由管理部門利用“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來組織生
產的。所謂信息管理就是根據生產的實際需要,按照邏輯的形式對生產過
程中的各種信息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制定傳輸的路線和有關責任制度,
以保證信息暢通、反饋準確、處理及時、控制有效。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生產作業(yè)控制的方法
1。進度分析
(1)坐標圖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條形圖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傾向分析
傾向分析的工具是折線圖。就是把各工序每日實際完成的數量,按
時間序列繪制成坐標圖。
(1)將每日實際完成的零件數量,每三天一平均,得到若干平均
值,連成一條曲線,稱為短波。
(2)將短波各尖峰連成一線,各谷底另聯(lián)成一線。外覆線
(3)在兩條外覆線的中間繪一曲線,稱為中波。這就是傾向線。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看板的形式
①工序看板:在一個工廠內工序之間使用的看板。
a.取貨看板:后工序憑取貨看板到前工序取貨。
b.送貨看板:當前工序供應的后工序單位較多時,可由前工序定時
巡回送貨。但要由后工序各單位填寫送貨看板的零件號和數量。
c.生產看板:用于指示某工序生產工人進行生產活動的看板。
②協(xié)作看板:用于固定的工廠協(xié)作單位向工廠送貨的看板。
(3)看板的運行
這里只說工序看板的運行(如圖)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4)看板的作用
①它是領貨、運送和生產指令
②防止過量制造和過量運送
③貫徹目視管理的工具
④準確傳送信息,保持信息流暢
(5)看板管理的運用條件
①以均衡化的流水生產為基礎,否則,不可能非常準時。
②要有穩(wěn)定的產品質量,否則不可能保證不合格品不流入后道工序。
③要有較高的企業(yè)管理水平。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三)生產調度
1。任務: 以生產作業(yè)計劃為依據,檢查、監(jiān)督和協(xié)助有關部門做好各項生產準備工作,全面掌握生產活動的過程,組織各方面的力量為生產服務,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機動的組織日常生產,迅速及時的處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充分利用多余的生產能力,克服薄弱環(huán)節(jié),必要時對生產作業(yè)計劃作適當的調整和補充,從而使各生產各環(huán)節(jié)能協(xié)調的進行,保證生產任務的完成。
2。內容:
(1)計劃開始執(zhí)行時的生產調度
(2)計劃執(zhí)行過程中的生產調度
(3)計劃期末的生產調度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3。原則:
(1)計劃性原則:以計劃為依據,均衡、全面的完成計劃。
(2)統(tǒng)一性原則:高度的集中統(tǒng)一指揮。
(3)預見性原則:以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事先預防,事
先控制。抓早、抓緊、抓細、抓實。早布置、早檢查、早監(jiān)督、
早控制。
(4)及時性原則:當機立斷的作風,敢于負責的精神。
(5)群眾性原則:深入實際,深入第一線。分配任務時:講
形勢,交任務、指關鍵。處理問題時:民主,傾聽群眾意見。調
度決定前:盡可能經過群眾醞釀。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4。措施
(1)建立健全調度工作制度
①值班 ②報告 ③會議 ④現(xiàn)場辦公 ⑤班前班后小組會
(2)建立健全調度機構
現(xiàn)代化生產必須有強有力的生產調度系統(tǒng),廠部、車間、工段、班組以及有關生產部門都要建立生產調度組織。
(3)適當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種生產調度設備
①通訊設備 ②遠距離文件傳送設備 ③工業(yè)電視
④電子自動記錄系統(tǒng)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四)在制品管理
在制品管理就是對在制品進行的計劃、組織和控制。
1。要求:對在制品的投入、出產、領用、發(fā)放、保管、周
轉要做到有數、有據、有手續(xù)、有制度、有秩序。
2。措施
(1)建立健全收發(fā)領用制度
(2)正確及時地登記核對,帳實相符,帳帳相符。
(3)合理存放和保管
(4)做好清點盤存工作
生產作業(yè)計劃(ppt)
生產作業(yè)計劃
一、編制生產作業(yè)計劃的內容和作用
(一)編制內容
1。制定或修改期量標準
期量標準是指為了合理的組織企業(yè)生產活動,在生產產品或零件的數量和期限方面所規(guī)定的標準數據。
2。編制生產作業(yè)計劃
3。進行設備和生產面積的核算和平衡
4。生產現(xiàn)場管理
(1)生產作業(yè)準備和服務 (2)生產現(xiàn)場的布置
(3)日常生產派工 (4)生產任務的臨時調整
(5)鼓勵職工的勞動熱情
5。生產控制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生產作業(yè)計劃的作用
1。是建立企業(yè)正常生產秩序和管理秩序,提高經濟效益的一
項重要手段。
(1)工人心中有數,干部的日常管理有了秩序;
(2)保證了各部門和車間之間的銜接配合;
(3)及時檢查和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保證了生產任務的完成。
2。生產作業(yè)計劃起著具體落實生產計劃的作用。
(1)空間上 (2)時間上 (3)計劃單位上細分生產任務
3。平衡試算更細致,有利于充分的利用生產能力。
4。是企業(yè)計劃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確保了企業(yè)年度經營計劃的
順利實現(xiàn)。
5。是規(guī)定全體職工奮斗目標,調動職工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6。有利于實現(xiàn)均衡生產。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期量標準的制定
(一)期量標準的種類
1。品種單一的大量生產:節(jié)拍、批量、節(jié)奏、在制品占用
量定額、流水線工作指示圖表等;
2。穩(wěn)定的成批生產:批量、產品的投入與出產間隔期和提
前期、生產周期、在制品占用量定額等;
3。單件小批生產:生產周期、提前期等。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幾個重要的期量標準的制定
(一)批量和生產間隔期
1。概念
(1)批量:相同產品或零件一次投入或出產的數量。
(2)生產間隔期:相鄰兩批相同產品或零件投入或出產的時間間隔。
(3)二者關系: 批量 = 生產間隔期 × 平均每日產量
2。確定
按照一定的生產間隔期和批量組織生產就是成批生產的節(jié)奏性,因此,正確確定生產間隔期和批量對于加強成批輪番生產的成套性和組織有節(jié)奏的均衡生產關系很大。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1)以量定期法(經濟批量法)
最小批量法和經濟批量法
經濟批量法是一種根據費用來確定合理批量的方法。
設備調整費用(Ca) 庫存保管費用(Cb)
?、倌甓仍O備調整費用
Ca = A × (N / Q)
A —— 每次設備調整費用
N —— 年產量 Q —— 批量
②年庫存保管費用
Cb = (Q / 2) × C
C —— 每件產品的年平均保管費用
③總費用
Y = Ca + Cb = A ×(N/Q) + (Q/2) ×C
④經濟批量 Q經 = √2NA / C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⑤批量調整
a. 批量應與月產量倍比關系,并在主要工序上不少于一個或半個輪班的產量
b. 使同一批制品在各車間的批量相等或成簡單倍比關系
c. 批量大小應與生產面積或設備容積相適應
d. 一般來說,毛坯批量應大于機加工批量,機加工批量應大于裝配批量。
(2)以期定量法
①統(tǒng)一規(guī)定為數不多的互為倍數的標準的生產間隔期(見下表)
②根據零件的價值、體積、工藝復雜度、生產周期等情況進行分類;
③根據生產間隔期和生產任務確定批量
(3)兩者的結合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生產周期
1。定義:是指從原材料投入開始到成品出產為止的全部日歷
時間(或工作日數)。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確定
(1)零件工序生產周期
Top = ( n×t0 / T效×S×K t )+ T準
n —— 批量 t0 —— 工序單件工時定額 T效 —— 日有效工作時間
K t —— 工時定額完成系數 T準 —— 工序準備結束時間
(2)零件工藝階段的生產周期
To = ∑Topi·λ+ (m-1) · td
λ—— 平行系數 td —— 平均每道工序的間隔時間
m —— 工序數目
(3)產品的生產周期
網絡圖的關鍵路線的長度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三)生產提前期
1。定義:指產品在各生產環(huán)節(jié)出產或投入的時間與成品出產時間
相比所要提前的時間。有投入提前期和出產提前期兩種。
2。制定:
(1)前后車間生產批量相等的情況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某車間的投入提前期 = 該車間的出產提前期 + 該車間的生產周期
某車間的出產提前期 = 后車間的投入提前期 + 保險期
(2)前后車間批量不相等的情況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四)在制品定額
1。定義:在一定的技術組織條件下,各生產環(huán)節(jié)上為了保證生產銜
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的標準儲備量。
2。確定:
(1)大量流水生產條件下,在制品定額的確定
[流水線內部]
①工藝在制品:流水線的各個工作地上正在進行加工和檢驗的在制品。
②運輸在制品:處于連續(xù)流水線的運輸過程中或放置在運輸裝置上的
在制品。只在連續(xù)流水線上才計算。
③周轉在制品:在間斷流水線上由于相鄰兩工序的生產率不同而形成
的在制品。
④保險在制品:當流水線上某一工序發(fā)生意外時,為保證整個流水線
仍能正常工作而設置的在制品。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流水線之間] 當供應流水線和需求流水線的節(jié)拍相等時,存在運輸在
制品和保險在制品;節(jié)拍不等時,存在周轉在制品和保險在制品。
(2)成批生產條件下,在制品定額的確定
[車間內部] 取決于產品生產的計劃期末停留在車間內的產品的批數和
批量。具體來講就是:
Zin = Q ×(T0/R) = nd×T0 nd —— 平均每日產量
因此,車間內部在制品的批數取決于T0/R和具體的投入出產日期。即:
① T0 < R ,月末可能有一批,也可能沒有;
② T0 = R ,任何時間都有一批在制品;
③ T0 > R ,T0/R就是月末車間在制品的批數。
[車間之間] 也即庫存在制品
Zmax = nd×Dst = nd× Ri = Qi Dst —— 庫存天數
Ri —— 前車間出產間隔期 Qi —— 前車間出產批量
Zst = Zmax / 2 = Qi / 2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三、生產作業(yè)計劃的編制
三各層次:
廠級生產作業(yè)計劃 車間內部生產作業(yè)計劃 日常生產派工
(一)在制品定額法
1。原理:通過在制品定額和實際結存量的差異來決定投入和產出的
數量,以消除這種差異,從而得出生產作業(yè)計劃的方法。適用于大量大批
生產的企業(yè)。
2。具體方法:在制品定額法是按照反工藝順序,從產品的最后一個
車間開始,逐漸向前推算。
(1)某車間的出產量 = 后車間投入量 + 該車間外銷量
+(庫存半成品定額-期初庫存半成品結存量)
(2)某車間的投入量 = 該車間出產量 + 該車間預計廢品量
+(車間在制品定額-期初在制品預計結存量)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3)注意:
①反工藝順序
②最后車間出產量就是成品出產量,它與車間的半成品外銷量都是根據生產計劃任務確定的。
③車間預計廢品量是按計劃規(guī)定的廢品率計算的。
④期初庫存半成品和在制品結存量一般由計劃時實際結存量加上計劃時到期末的預計發(fā)生量確定。
(4)一般步驟:
①計算各車間投入和出產量(表1)
②編制各車間月度計劃(表2)
③把月計劃按月分配(表3)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提前期法(累計編號法)
多品種成批生產條件下,產品輪番上下場,不可能有穩(wěn)定的在制品
數量,在制品變動不易掌握。但可以從產品完工期推算出各工藝階段需
要投入和出產的日期,然后通過以期轉化為量的方法,從期的銜接達到
量的銜接。
[累計編號] 指從年初或從開始生產這種產品起,以成品出產的先后
順序,為每一件產品編上一個累計號碼。
[提前量] 在同一時間上,產品在某一生產環(huán)節(jié)上的累計編號,同成
品的出產累計號數相比,相差的號數。提前量的大小與提前期成正比,
即: 提前量 = 提前期×平均日產量
[提前期法] 根據預先制定的提前期,通過平均日產量轉化為提前量,
從而得出同一時期產品在各生產環(huán)節(jié)上的提前量,來保證各車間之間數
量上的銜接的計劃制定方法。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1。具體方法
(1)計算產品在各車間計劃期末應達到的累計出產和投入的號數
① 某車間出產累計號數 = 成品出產累計號數
+ 該車間出產提前期定額×成品的平均日產量
②某車間投入累計號數 = 成品出產累計號數
+ 該車間投入提前期定額×成品平均日產量
(2)計算各車間在計劃期內應完成的出產量和投入量
計劃期車間出產(投入)量= 計劃期末出產(投入)累計號數
-計劃期初已出產(投入)累計號數
(3)按照零件的批量進行修正,使其和批量相等或成整數倍數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優(yōu)點
(1)計劃編制快
(2)計劃修正是自動進行的
(3)可有效保證零件的成套性
[例] 某產品月計劃任務250臺,月工作日數25天,平均日產
10臺。要求在三月份的第5個工作日出產第一批50臺。試確
定三月末各車間出產(投入)累計號數。數據如下表: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四、日常生產派工
(一)日常生產派工的過程
1。定義:根據工段和班組的生產作業(yè)計劃及實際生產情況,
為各個工作地具體的分派工作任務,并做好作業(yè)準備,以使生產
任務順利開始的活動。工段長、班組長、派工員。
2。過程和內容
(1)準備工作:①檢查技術文件 ②工具申請書 ③材料
搬運通知 ④設備調整通知
(2)派工開始:①制定工作指令 ②下達工作指令 ③下
達檢驗指令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派工方式
1。標準派工
(1)適用:大量大批生產的工段、班組。
(2)含義:把制品在各工作地上的加工次序、期限、數量等全部制成標準,并固定下來,用于指導各工作地的日常生產活動,而不必再經常的分派任務了。如:流水線的標準生產指示圖表
2。定期派工
(1)適用:成批生產或比較穩(wěn)定的單件小批生產。
(2)含義:派工員根據月度的工段作業(yè)計劃,在較短的時期內,定期地為每個職工分派任務。
(3)注意:①保證重點,分清輕重緩急
②保證關鍵零件的加工進度,注意關鍵設備的充分負荷
③派工要適合設備的特點及操作工人的技術特長。
(4)工具:零件的加工進度計劃和設備負荷進度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3。臨時派工
(1)適用:單件小批生產的企業(yè)
(2)含義:根據生產任務和準備工作的情況及各工作地的負荷情況,隨時把任務下達給工作地。
(3)任務分配箱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三)作業(yè)順序的合理安排
1。多種零件由兩臺機床加工的順序安排
[例] 設有零件甲、乙、丙、丁四種,小組由車床、銑床各一臺,其中零件的加工順序都是先車后銑,其余條件如下表,試確定最佳加工順序。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1)從加工時間中找出最小值。本例中為銑床列中的4。
(2)上述最小值如果屬于車床列(先加工的設備列),則該零件應優(yōu)先安排加工;反之則最后加工。本例中銑4應最后加工。
(3)將已安排加工的零件除去,其余零件在重復(1)、(2)步驟,直到全部零件安排完畢。
(4)當遇到車、銑兩列的最小值相等時,可以任意取其中之一。
按照上述方法,上例的加工順序安排應為:乙、丁、丙、甲。
繪制成線條圖如下: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兩件零件由多臺機床加工
[例]設有甲、乙兩種零件,需要在車床a、刨床b、鉆床c、銑床d四臺機床上加工。甲零件的加工順序為a、b、c、d,所需時間分別為2、1、8、2小時;乙零件的加工順序為a、d、b、c,加工時間分別為1、4、1、4小時。試確定最佳加工順序。
(1)以時間為單位,劃出縱橫坐標,沿X軸標出甲零件加工順序,沿Y軸標出乙零件加工順序。
(2)標出干涉區(qū)。
(3)繪加工路線。①假設先加工乙 ②假設先加工甲
(4)計算加工時間,選擇加工時間短的方案。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五、生產作業(yè)控制
(一)生產作業(yè)控制的內容和功能
1。內容
(1)確定工藝流程,這是生產作業(yè)控制的起點和基礎。
(2)安排生產進度計劃,這是生產作業(yè)控制的前提。
(3)下達生產指令,這是生產作業(yè)控制的重要手段。
(4)生產進度控制,這是生產作業(yè)控制成敗的關鍵。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功能
(1)進度管理
生產作業(yè)控制的核心就是進度管理。所謂進度管理就是嚴格地按照
生產進度計劃的要求,掌握作業(yè)標準與工序能力的平衡。也就是從作業(yè)
準備開始到作業(yè)結束為止的產品生產全過程,根據生產進度計劃規(guī)定,
掌握作業(yè)速度,調整速度,調整進度上的延遲和冒進,以保證交貨期和
生產進度計劃的實現(xiàn)。 作業(yè)分配、進度控制、偏離校正。
(2)余力管理
所謂余力,就是計劃期內一定生產工序的生產能力同該期已經承擔
的負荷的差額。余力管理的目的,一是保證實現(xiàn)計劃規(guī)定的進度;二是
要經常掌握車間、機械設備和作業(yè)人員的實際生產能力和實際生產數量,
通過作業(yè)分配和調整,謀求生產能力和負荷之間的平衡,做到既不工作
量過多,也不發(fā)生窩工的現(xiàn)象。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3)實物管理
就是對物質材料、在制品和成品,明確其任一時間點的所在位置和數
量的管理。在實物管理中,搞好在制品管理與搬運管理,又是實現(xiàn)生產有
效控制的首要環(huán)節(jié)。
(4)信息管理
企業(yè)是由管理部門利用“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來組織生
產的。所謂信息管理就是根據生產的實際需要,按照邏輯的形式對生產過
程中的各種信息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制定傳輸的路線和有關責任制度,
以保證信息暢通、反饋準確、處理及時、控制有效。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二)生產作業(yè)控制的方法
1。進度分析
(1)坐標圖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條形圖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傾向分析
傾向分析的工具是折線圖。就是把各工序每日實際完成的數量,按
時間序列繪制成坐標圖。
(1)將每日實際完成的零件數量,每三天一平均,得到若干平均
值,連成一條曲線,稱為短波。
(2)將短波各尖峰連成一線,各谷底另聯(lián)成一線。外覆線
(3)在兩條外覆線的中間繪一曲線,稱為中波。這就是傾向線。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2)看板的形式
①工序看板:在一個工廠內工序之間使用的看板。
a.取貨看板:后工序憑取貨看板到前工序取貨。
b.送貨看板:當前工序供應的后工序單位較多時,可由前工序定時
巡回送貨。但要由后工序各單位填寫送貨看板的零件號和數量。
c.生產看板:用于指示某工序生產工人進行生產活動的看板。
②協(xié)作看板:用于固定的工廠協(xié)作單位向工廠送貨的看板。
(3)看板的運行
這里只說工序看板的運行(如圖)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4)看板的作用
①它是領貨、運送和生產指令
②防止過量制造和過量運送
③貫徹目視管理的工具
④準確傳送信息,保持信息流暢
(5)看板管理的運用條件
①以均衡化的流水生產為基礎,否則,不可能非常準時。
②要有穩(wěn)定的產品質量,否則不可能保證不合格品不流入后道工序。
③要有較高的企業(yè)管理水平。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三)生產調度
1。任務: 以生產作業(yè)計劃為依據,檢查、監(jiān)督和協(xié)助有關部門做好各項生產準備工作,全面掌握生產活動的過程,組織各方面的力量為生產服務,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機動的組織日常生產,迅速及時的處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充分利用多余的生產能力,克服薄弱環(huán)節(jié),必要時對生產作業(yè)計劃作適當的調整和補充,從而使各生產各環(huán)節(jié)能協(xié)調的進行,保證生產任務的完成。
2。內容:
(1)計劃開始執(zhí)行時的生產調度
(2)計劃執(zhí)行過程中的生產調度
(3)計劃期末的生產調度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3。原則:
(1)計劃性原則:以計劃為依據,均衡、全面的完成計劃。
(2)統(tǒng)一性原則:高度的集中統(tǒng)一指揮。
(3)預見性原則:以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事先預防,事
先控制。抓早、抓緊、抓細、抓實。早布置、早檢查、早監(jiān)督、
早控制。
(4)及時性原則:當機立斷的作風,敢于負責的精神。
(5)群眾性原則:深入實際,深入第一線。分配任務時:講
形勢,交任務、指關鍵。處理問題時:民主,傾聽群眾意見。調
度決定前:盡可能經過群眾醞釀。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4。措施
(1)建立健全調度工作制度
①值班 ②報告 ③會議 ④現(xiàn)場辦公 ⑤班前班后小組會
(2)建立健全調度機構
現(xiàn)代化生產必須有強有力的生產調度系統(tǒng),廠部、車間、工段、班組以及有關生產部門都要建立生產調度組織。
(3)適當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種生產調度設備
①通訊設備 ②遠距離文件傳送設備 ③工業(yè)電視
④電子自動記錄系統(tǒng)
第八章 生產作業(yè)計劃
(四)在制品管理
在制品管理就是對在制品進行的計劃、組織和控制。
1。要求:對在制品的投入、出產、領用、發(fā)放、保管、周
轉要做到有數、有據、有手續(xù)、有制度、有秩序。
2。措施
(1)建立健全收發(fā)領用制度
(2)正確及時地登記核對,帳實相符,帳帳相符。
(3)合理存放和保管
(4)做好清點盤存工作
生產作業(yè)計劃(ppt)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環(huán)境因素識別登記評價控制一覽 160
- 2環(huán)境因素評價管理規(guī)定001 111
- 3環(huán)境手冊 194
- 4環(huán)境監(jiān)測及合規(guī)性評價控制程序 145
- 5環(huán)境及重大因素控制程序 116
- 6環(huán)境記錄控制程序 114
- 7環(huán)境管理體系文件控制程序 126
- 8環(huán)境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控制程序 123
- 9環(huán)境管理目標及方案管理規(guī)定0 138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