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的12堂課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nèi)容
史丹佛的12堂課
史丹佛的12堂課之1 我是詩人,我念經(jīng)濟 那一間間馬蹄型的教室, 將會怎樣改變我的人生?我是「詩人」,將要在MBA課程中,尋找新的詩意。 丹佛改變了我的人生。 甚至在我還沒入學之前,它就教了我很多。第一件是:你想要一樣東西,你就一定要得 到;你一定要得到,就要拚命去爭取。 在我收到入學通知的兩天后,我在下午4點(史丹佛的晚上12點)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是 入學審核的老師。她首先恭喜我入學,接著大力把史丹佛推銷了一番,最后說:「我們 知道你有其它的選擇,但我們要你知道,我們要定了你,你一定得來!」她甚至留下家 里的電話,要我有什么問題隨時打給她。 史丹佛是當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雜志票選的全美第一名商學院,照理說是學生來求 它。但經(jīng)過嚴格審核,一旦決定錄取一名學生后,它就一定要得到那名學生,不能被其 它學校搶走。從小在溫文儒雅、欲迎還拒的東方文化下長大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競爭和 營銷。 如果連史丹佛這樣強勢的產(chǎn)品都這樣積極推銷自己,我們一般人還在矜持什么? 入學前學到的第二件事是:尊重別人。一般學校中,學生是被學校管的。史丹佛卻把學 生當成客戶,相當尊重他們在生活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 決定去史丹佛后,就陸續(xù)接到很多表格,也包括宿舍申請書。學校安排室友,除了夫妻 之外,當然是男女分開。但是我注意到申請書上還特別問每一個人:「你希不希望,以 及介不介意,和同性戀者住在一起?」 這是1992年。同性戀在臺灣還是禁忌,在美國也不是開放的話題。很多名校的說明書, 從沒提到這一點,但史丹佛已經(jīng)認知了這種生活方式,并且白紙黑字地印出來。你贊成 這種生活方式也好,反對也好,重要的是,學校給你一個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你雖然 只是菜鳥新生,學校尊重你,給你選擇。 史丹佛是學季制,十月初開學。新生訓練時,終于見到了同學。我們那屆358名同學,立 刻可以看出相同和不同點。相同點是積極熱情的個性。不管是哪個國家什么背景,每個 人都活潑、外向、喜歡社交、注重玩樂、笑聲比較亮、打嗝比較響,連吃起薯條來感覺 都比較香。 十月的加州下午,一桶啤酒,教室外就像婚宴般嘈雜,大家才剛認識,已經(jīng)像多年的老 朋友。這種社交精神,是商業(yè)的本質(zhì),要做商人,就不能孤芳自賞。 同學的不同點在于背景。銀行和管理顧問當然占大部分。但也有醫(yī)生、建筑師、空軍工 程師、紅十字會的義工。這些沒有商業(yè)經(jīng)驗的,被叫做「詩人」。 企管教育的方法,是在課堂上分析案例。案例要分析地徹底,得同時有「商人」和「詩 人」,以其獨特的工作經(jīng)驗提出看法。 MBA選學生要強調(diào)多樣化,就是這個道理。企業(yè)想要成功,不也得是這樣? 新生訓練上,學校告訴我們:同學的成績,除了當事人外,不對外公布。來學校征才的 公司拿不到同學的成績,同學也不可以告訴公司。 為什么?這是要避免MBA最令人詬病的惡性競爭。MBA的侵略性本來就比常人高。在某些 名校,同學為了打敗別人,甚至會把圖書館里老師所指定的閱讀書籍藏起來或是破壞掉 ,讓別人都看不到。 史丹佛不要你這樣。它知道精英固然是企業(yè)成功的關(guān)鍵,但精英的誕生若要以犧牲別人 為代價,那么企業(yè)寧愿把成功建筑在庸才的團隊合作上。 史丹佛的學生當然不是庸才,但它為了要培養(yǎng)大家合作的精神,連成績都不公開。把這 個心魔拿掉,也許這些從小到大習慣騎在別人頭上的人,可以開始學會尊重別人。 注冊后,我們拿到案例。每一門課的案例有十公分厚,這還不包括教科書。一門課一學 季上20次,每次一個案例,老師開學前全給了你。經(jīng)濟學老師在案例第一頁當頭棒喝: 「好了,你們玩夠了,現(xiàn)在可以開始念書了!」 還沒開始念書,我已經(jīng)學到很多。開始之后呢?那一間間馬蹄型的教室,將會怎樣改變 我的人生?我是詩人,將要MBA課程中,尋找新的詩意。 史丹佛的12堂課之2冰冷呼叫 被「冰冷呼叫」的那一刻,時間靜止了。 整個世界等你發(fā)言,你像海珊被拉出洞穴。 你若說不出話來,除了丟臉,也丟分數(shù)。 在史丹佛MBA課程中,文科出身的學生被叫做「詩人」。詩人要變成商人,當然得先練 基本功夫。第一學季四門必修課是:個體經(jīng)濟、會計、決策分析,和組織行為。除了組 織行為,其它3堂都要用到數(shù)學。但對詩人來說,MBA最大的挑戰(zhàn)還倒不是數(shù)學,而是課 堂上的「冰冷呼叫」。 商學跟文學、哲學最大的不同是:它是建筑在實用、也必須發(fā)揮在實用方面的學科。因 為實用的特性,MBA通常不收沒有工作經(jīng)驗的學生。你沒有在企業(yè)待過,怎么能體會課 堂上案例的情境?也因為實用的特性,上課方式不是由老師講大道理,而是由同學討論 案例。 不管哪門課程,每次上課都有一個案例。所謂案例,就是真實企業(yè)碰到的問題的描述。 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或解決,彰顯了那堂課所要教的觀念。理想狀態(tài)下,我們應(yīng)該在上課前 讀完了30、40頁的案例和教科書的章節(jié),一開始上課就主動舉手,滔滔不絕地各抒己見 。但我們都知道理想狀態(tài)通常不會發(fā)生,于是上課時被點到就格外冰冷……。 嘿,我們誠實一點,你在加州,你正年輕,哪會每次上課前都念完30、40頁的案例?因 為這種人性弱點,所以有了「讀書小組」。這8個人,是我這一生最生死與共的關(guān)系。 現(xiàn)在企業(yè)已經(jīng)把「teamwork」當作廉價的口號,在MBA課程中,「teamwork」是救命的 絕招。我們8個人事先分配各自應(yīng)讀的段落,讀完后寫下筆記,上課前交換筆記,討論 老師事先公布的問題。如果有人沒來開會,或沒做筆記,我們的準備就出現(xiàn)漏洞,于是 我們祈禱,老師明天不會看到我們這一區(qū)。 但老師永遠會看到。MBA教室通常都是馬蹄形,桌面的前緣有一條細縫。學生坐下后第 一件事是把名牌塞到細縫中,老師站在前面,張三李四,一覽無疑。 「今天誰要來『open』(開始闡述)這個案例?」老師進來后立刻說。若是沒人舉手, 老師就開始點人。平常趾高氣揚的MBA紛紛低頭看指甲,風光明媚的加州大家卻同時感 冒擤鼻涕。 「王文華,你覺得怎么樣?」恭喜你,你被「cold call」了! 每個老師「冰冷呼叫」的方式不同,有的專點心虛低頭的人,有的為此設(shè)計一套程序, 按一個鍵,計算機會隨機挑出名單上某個倒霉鬼。被「冰冷呼叫」的那一刻,時間靜止 了。整個世界等你發(fā)言,你像海珊被拉出洞穴。 你若說不出話來,除了丟臉,也丟分數(shù)。大部分的課程,課堂發(fā)言的表現(xiàn)占總成績的3 0%。所以被「冰冷呼叫」,其實應(yīng)該感到慶幸,至少你得到了發(fā)言機會。為了爭取高 分,每班總有幾個愛現(xiàn)的同學,他們總是主動舉手,而且講得頭頭是道。我們嫉妒他們 ,于是玩起「火雞賓果」。 一般賓果卡有數(shù)字,主持人叫到一個數(shù)字,玩的人就把那個數(shù)字打X,最先連成一線的 要大叫「賓果」?!富痣u賓果」卡上,一格格內(nèi)都是那些愛現(xiàn)的「火雞」的名字。每個 人手上的卡的名字排列不同,某個火雞主動發(fā)言一次,我們就在卡上他的格子打一個X ,最先連成一線的,當然不能在課堂上大叫「賓果」。此時他必須主動舉手,針對當時 在討論的問題發(fā)表高見,只不過在嚴肅的論點中必須沒頭沒腦地插入一句大家事先約定 好的暗語。比如,賓果的人會站起來說:「需求彈性取決于三個因素:替代品、占所得 比例,與時間長短。舉例來說,『像小甜甜布蘭妮這么辣的歌手』,她的唱片的需求彈 性……」這時臺下在玩的同學就知道他賓果了,狂忍著不笑出來。賓果的人要一本正經(jīng)地 講完,有時候老師還會說:「很好,很好,尤其『小甜甜布蘭妮』那個例子很有創(chuàng)意。 」 我們就用這種幼稚的方法換取笑聲,紓解壓力。在閱讀案例、歸納重點、事先討論、「 冰冷呼叫」中,我第一次體會到讀書的壓力。我不再有過去那種「揮一揮衣袖,不帶走 一片云彩」的瀟灑,只剩下「你吞吞吐吐地open案例,別人迫不及待地舉手取代你」的 尷尬。我的嘴巴動了20多年,才發(fā)現(xiàn)從來沒有講過話。站上世界的舞臺,才發(fā)現(xiàn)我連說 「Sorry」都會結(jié)巴。我的頸很冷、臉很熱、口腔有點苦,自尊沒穿衣服。壓力來了, 沒想到,我并不是自以為的那么聰明。 但壓力是好的。沒有壓力,沒有學習。我是大人了,既然要做MBA,就要接受:競爭是 商業(yè)世界的本質(zhì),壓力是最好的床邊故事。 我不夠優(yōu)秀,當不成火雞。但在史丹佛的第一學季,我開始深呼吸,學習表達自己。 幾年后,當我離開史丹佛,才猛然發(fā)現(xiàn):在真實世界,工作、愛情、人生、命運都會不 斷地對我「冰冷呼叫」。而這些呼叫沒有案例可以準備,更沒有火雞可以嘲笑……。 我,知道怎么樣open它們嗎? 史丹佛的12堂課之3銀色子彈 在工作、愛情、婚姻、家庭的選擇中,供需原則依然適用,只是不再有銀色子彈給我們 優(yōu)先權(quán)。 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嗎? 當然不能。但在史丹佛商學研究所,「市場機制」的確是我們堅信不移的教條。在供需 原則的指導下,任何東西、任何時間,都可以交易。 甚至在上課時間。一般上課不專心,大概就是講話、打瞌睡、看自己的書、傳紙條或簡 訊。在史丹佛,不專心時也要學習,所以同學公然在課堂上賣東西?!附裉斓摹度A爾街 日報》有沒有人要買?」當老師講得真的太無聊,又不鼓勵同學發(fā)言時,當天的《華爾街 日報》就成為熱賣商品。「一份《華爾街日報》,以『荷蘭拍賣法』競標!」 當這個訊息的紙條傳到各個同學面前時,大家開始鼓噪。MBA一貫的犀利表露無遺。一 位同學在紙條上寫了幾個字回傳:「你懂不懂拍賣???你只有一份報紙,怎么用『荷蘭 拍賣法』?」(傳聞Google的IPO,將不用傳統(tǒng)的華爾街承銷商,而是在網(wǎng)絡(luò)上使用「 荷蘭拍賣法」競標。這種方法適用于賣方有很多份相同的商品。) 紙條傳來傳去,拍賣法終于確定。老師還在臺上忘我地演講,一個交易市場已經(jīng)在臺下 形成。原價1美元的《華爾街日報》,以「保留價拍賣法」競標。時間5分鐘。買方不知道 賣方的保留價(賣方愿意接受的最低價),低于保留價的標不到,高出保留價的最高標 得標。這是在課堂上,所以沒有雅虎奇摩「直接出價」或「自動出價」的功能,買方只 有一次出價機會,必須憑自己的判斷,在紙上寫下愿意付的最高價,把紙條折好后傳回 給賣方。 接下來的5分鐘,寧靜的教室內(nèi)的氣氛和嘈雜的紐約證交所一樣緊張。曾經(jīng)在紐約證交 所經(jīng)手上億美金的同學,為了一份報紙也開始摩拳擦掌。因為得不得標,代表你待會兒 會不會無聊。以多少錢得標,代表你的分析能力。這不只是在標報紙,也是在標自尊。 5分鐘后,答案揭曉了。原價1元的華爾街日報以4塊半賣出。沒有得標的人嗤之以鼻, 覺得得標者是破壞行情的冤大頭。得標者其實另有如意算盤,他打算做「市場區(qū)隔」, 把《華爾街日報》的「投資理財版」和「營銷媒體版」分開來賣,再做一次競標。 除了這種黑市交易,學校當然也光明正大教我們市場交易的原則。當需求超過供給時, 你怎么辦?熱門的課,如《從A到A+》作者詹姆斯柯林斯教的「創(chuàng)業(yè)」和「小型企業(yè)管理 」,大家擠破頭,怎么決定誰能去上?除了上課,MBA最重要的工作是和來學校征才的 公司面談暑假實習或畢業(yè)后全職工作的機會。熱門的公司,如高盛投資銀行或麥肯錫顧 問公司,大家都想去談,怎么決定誰能擠入門坎? 答案是「銀色子彈」!不論在選課或選擇面談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同樣的點數(shù)、和一 顆銀色子彈。你「標」這堂課所使用的點數(shù)愈高,得到的可能性愈大。如果你非要不可 ,可以丟出「銀色子彈」。這就像撲克牌中的黑桃A,出牌后你就有上這堂課的優(yōu)先權(quán) ,但銀色子彈用掉后,你也失去了再去標其它課的籌碼。市場供需原則的第一課:所有 的選擇,都有代價。我們要問自己:我到底有多想要得到這個東西? 這讓我第一次為自己做選擇,并且為我的選擇付出代價。回想起來:我在臺灣讀書時, 從小到大,很少需要選擇,更少需要負責。從小學到大學,從預官到留學,都有名校, 都有第一志愿。我只要遵循那條路,大概就不會出錯。 所以到了史丹佛,我以同樣的心態(tài),跟別人搶第一志愿。于是我用去了銀色子彈,爭取 到第一志愿公司的面談機會。但當我坐定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根本不知道人家在做些什么。 搞懂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不適合那樣的工作。我走出面談辦公室,浪費了別人和自己的時間 ,和寶貴的銀色子彈,這才發(fā)現(xiàn):在真實世界中,沒有第一志愿,只有很多適合你的志 愿。你必須一一去推敲,然后問自己:我到底多想得到這個志愿?如果你覺得所有的志 愿都適合你,或都不適合你,也許你像當年的我一樣,還沒有誠實面對自己。市場供需 原則固然有效,但也誤導了我們。那些需求最高的商品,也許不適合你。它們都給你最 高的年薪,但沒辦法給你你的心。 后來我畢業(yè)了,才發(fā)現(xiàn)史丹佛也不算是真實世界。在工作、愛情、婚姻、家庭的選擇中 ,供需原則依然適用,只是不再有銀色子彈給我們優(yōu)先權(quán)。而且選擇的后果不只...
史丹佛的12堂課
史丹佛的12堂課之1 我是詩人,我念經(jīng)濟 那一間間馬蹄型的教室, 將會怎樣改變我的人生?我是「詩人」,將要在MBA課程中,尋找新的詩意。 丹佛改變了我的人生。 甚至在我還沒入學之前,它就教了我很多。第一件是:你想要一樣東西,你就一定要得 到;你一定要得到,就要拚命去爭取。 在我收到入學通知的兩天后,我在下午4點(史丹佛的晚上12點)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是 入學審核的老師。她首先恭喜我入學,接著大力把史丹佛推銷了一番,最后說:「我們 知道你有其它的選擇,但我們要你知道,我們要定了你,你一定得來!」她甚至留下家 里的電話,要我有什么問題隨時打給她。 史丹佛是當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雜志票選的全美第一名商學院,照理說是學生來求 它。但經(jīng)過嚴格審核,一旦決定錄取一名學生后,它就一定要得到那名學生,不能被其 它學校搶走。從小在溫文儒雅、欲迎還拒的東方文化下長大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競爭和 營銷。 如果連史丹佛這樣強勢的產(chǎn)品都這樣積極推銷自己,我們一般人還在矜持什么? 入學前學到的第二件事是:尊重別人。一般學校中,學生是被學校管的。史丹佛卻把學 生當成客戶,相當尊重他們在生活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 決定去史丹佛后,就陸續(xù)接到很多表格,也包括宿舍申請書。學校安排室友,除了夫妻 之外,當然是男女分開。但是我注意到申請書上還特別問每一個人:「你希不希望,以 及介不介意,和同性戀者住在一起?」 這是1992年。同性戀在臺灣還是禁忌,在美國也不是開放的話題。很多名校的說明書, 從沒提到這一點,但史丹佛已經(jīng)認知了這種生活方式,并且白紙黑字地印出來。你贊成 這種生活方式也好,反對也好,重要的是,學校給你一個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你雖然 只是菜鳥新生,學校尊重你,給你選擇。 史丹佛是學季制,十月初開學。新生訓練時,終于見到了同學。我們那屆358名同學,立 刻可以看出相同和不同點。相同點是積極熱情的個性。不管是哪個國家什么背景,每個 人都活潑、外向、喜歡社交、注重玩樂、笑聲比較亮、打嗝比較響,連吃起薯條來感覺 都比較香。 十月的加州下午,一桶啤酒,教室外就像婚宴般嘈雜,大家才剛認識,已經(jīng)像多年的老 朋友。這種社交精神,是商業(yè)的本質(zhì),要做商人,就不能孤芳自賞。 同學的不同點在于背景。銀行和管理顧問當然占大部分。但也有醫(yī)生、建筑師、空軍工 程師、紅十字會的義工。這些沒有商業(yè)經(jīng)驗的,被叫做「詩人」。 企管教育的方法,是在課堂上分析案例。案例要分析地徹底,得同時有「商人」和「詩 人」,以其獨特的工作經(jīng)驗提出看法。 MBA選學生要強調(diào)多樣化,就是這個道理。企業(yè)想要成功,不也得是這樣? 新生訓練上,學校告訴我們:同學的成績,除了當事人外,不對外公布。來學校征才的 公司拿不到同學的成績,同學也不可以告訴公司。 為什么?這是要避免MBA最令人詬病的惡性競爭。MBA的侵略性本來就比常人高。在某些 名校,同學為了打敗別人,甚至會把圖書館里老師所指定的閱讀書籍藏起來或是破壞掉 ,讓別人都看不到。 史丹佛不要你這樣。它知道精英固然是企業(yè)成功的關(guān)鍵,但精英的誕生若要以犧牲別人 為代價,那么企業(yè)寧愿把成功建筑在庸才的團隊合作上。 史丹佛的學生當然不是庸才,但它為了要培養(yǎng)大家合作的精神,連成績都不公開。把這 個心魔拿掉,也許這些從小到大習慣騎在別人頭上的人,可以開始學會尊重別人。 注冊后,我們拿到案例。每一門課的案例有十公分厚,這還不包括教科書。一門課一學 季上20次,每次一個案例,老師開學前全給了你。經(jīng)濟學老師在案例第一頁當頭棒喝: 「好了,你們玩夠了,現(xiàn)在可以開始念書了!」 還沒開始念書,我已經(jīng)學到很多。開始之后呢?那一間間馬蹄型的教室,將會怎樣改變 我的人生?我是詩人,將要MBA課程中,尋找新的詩意。 史丹佛的12堂課之2冰冷呼叫 被「冰冷呼叫」的那一刻,時間靜止了。 整個世界等你發(fā)言,你像海珊被拉出洞穴。 你若說不出話來,除了丟臉,也丟分數(shù)。 在史丹佛MBA課程中,文科出身的學生被叫做「詩人」。詩人要變成商人,當然得先練 基本功夫。第一學季四門必修課是:個體經(jīng)濟、會計、決策分析,和組織行為。除了組 織行為,其它3堂都要用到數(shù)學。但對詩人來說,MBA最大的挑戰(zhàn)還倒不是數(shù)學,而是課 堂上的「冰冷呼叫」。 商學跟文學、哲學最大的不同是:它是建筑在實用、也必須發(fā)揮在實用方面的學科。因 為實用的特性,MBA通常不收沒有工作經(jīng)驗的學生。你沒有在企業(yè)待過,怎么能體會課 堂上案例的情境?也因為實用的特性,上課方式不是由老師講大道理,而是由同學討論 案例。 不管哪門課程,每次上課都有一個案例。所謂案例,就是真實企業(yè)碰到的問題的描述。 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或解決,彰顯了那堂課所要教的觀念。理想狀態(tài)下,我們應(yīng)該在上課前 讀完了30、40頁的案例和教科書的章節(jié),一開始上課就主動舉手,滔滔不絕地各抒己見 。但我們都知道理想狀態(tài)通常不會發(fā)生,于是上課時被點到就格外冰冷……。 嘿,我們誠實一點,你在加州,你正年輕,哪會每次上課前都念完30、40頁的案例?因 為這種人性弱點,所以有了「讀書小組」。這8個人,是我這一生最生死與共的關(guān)系。 現(xiàn)在企業(yè)已經(jīng)把「teamwork」當作廉價的口號,在MBA課程中,「teamwork」是救命的 絕招。我們8個人事先分配各自應(yīng)讀的段落,讀完后寫下筆記,上課前交換筆記,討論 老師事先公布的問題。如果有人沒來開會,或沒做筆記,我們的準備就出現(xiàn)漏洞,于是 我們祈禱,老師明天不會看到我們這一區(qū)。 但老師永遠會看到。MBA教室通常都是馬蹄形,桌面的前緣有一條細縫。學生坐下后第 一件事是把名牌塞到細縫中,老師站在前面,張三李四,一覽無疑。 「今天誰要來『open』(開始闡述)這個案例?」老師進來后立刻說。若是沒人舉手, 老師就開始點人。平常趾高氣揚的MBA紛紛低頭看指甲,風光明媚的加州大家卻同時感 冒擤鼻涕。 「王文華,你覺得怎么樣?」恭喜你,你被「cold call」了! 每個老師「冰冷呼叫」的方式不同,有的專點心虛低頭的人,有的為此設(shè)計一套程序, 按一個鍵,計算機會隨機挑出名單上某個倒霉鬼。被「冰冷呼叫」的那一刻,時間靜止 了。整個世界等你發(fā)言,你像海珊被拉出洞穴。 你若說不出話來,除了丟臉,也丟分數(shù)。大部分的課程,課堂發(fā)言的表現(xiàn)占總成績的3 0%。所以被「冰冷呼叫」,其實應(yīng)該感到慶幸,至少你得到了發(fā)言機會。為了爭取高 分,每班總有幾個愛現(xiàn)的同學,他們總是主動舉手,而且講得頭頭是道。我們嫉妒他們 ,于是玩起「火雞賓果」。 一般賓果卡有數(shù)字,主持人叫到一個數(shù)字,玩的人就把那個數(shù)字打X,最先連成一線的 要大叫「賓果」?!富痣u賓果」卡上,一格格內(nèi)都是那些愛現(xiàn)的「火雞」的名字。每個 人手上的卡的名字排列不同,某個火雞主動發(fā)言一次,我們就在卡上他的格子打一個X ,最先連成一線的,當然不能在課堂上大叫「賓果」。此時他必須主動舉手,針對當時 在討論的問題發(fā)表高見,只不過在嚴肅的論點中必須沒頭沒腦地插入一句大家事先約定 好的暗語。比如,賓果的人會站起來說:「需求彈性取決于三個因素:替代品、占所得 比例,與時間長短。舉例來說,『像小甜甜布蘭妮這么辣的歌手』,她的唱片的需求彈 性……」這時臺下在玩的同學就知道他賓果了,狂忍著不笑出來。賓果的人要一本正經(jīng)地 講完,有時候老師還會說:「很好,很好,尤其『小甜甜布蘭妮』那個例子很有創(chuàng)意。 」 我們就用這種幼稚的方法換取笑聲,紓解壓力。在閱讀案例、歸納重點、事先討論、「 冰冷呼叫」中,我第一次體會到讀書的壓力。我不再有過去那種「揮一揮衣袖,不帶走 一片云彩」的瀟灑,只剩下「你吞吞吐吐地open案例,別人迫不及待地舉手取代你」的 尷尬。我的嘴巴動了20多年,才發(fā)現(xiàn)從來沒有講過話。站上世界的舞臺,才發(fā)現(xiàn)我連說 「Sorry」都會結(jié)巴。我的頸很冷、臉很熱、口腔有點苦,自尊沒穿衣服。壓力來了, 沒想到,我并不是自以為的那么聰明。 但壓力是好的。沒有壓力,沒有學習。我是大人了,既然要做MBA,就要接受:競爭是 商業(yè)世界的本質(zhì),壓力是最好的床邊故事。 我不夠優(yōu)秀,當不成火雞。但在史丹佛的第一學季,我開始深呼吸,學習表達自己。 幾年后,當我離開史丹佛,才猛然發(fā)現(xiàn):在真實世界,工作、愛情、人生、命運都會不 斷地對我「冰冷呼叫」。而這些呼叫沒有案例可以準備,更沒有火雞可以嘲笑……。 我,知道怎么樣open它們嗎? 史丹佛的12堂課之3銀色子彈 在工作、愛情、婚姻、家庭的選擇中,供需原則依然適用,只是不再有銀色子彈給我們 優(yōu)先權(quán)。 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嗎? 當然不能。但在史丹佛商學研究所,「市場機制」的確是我們堅信不移的教條。在供需 原則的指導下,任何東西、任何時間,都可以交易。 甚至在上課時間。一般上課不專心,大概就是講話、打瞌睡、看自己的書、傳紙條或簡 訊。在史丹佛,不專心時也要學習,所以同學公然在課堂上賣東西?!附裉斓摹度A爾街 日報》有沒有人要買?」當老師講得真的太無聊,又不鼓勵同學發(fā)言時,當天的《華爾街 日報》就成為熱賣商品。「一份《華爾街日報》,以『荷蘭拍賣法』競標!」 當這個訊息的紙條傳到各個同學面前時,大家開始鼓噪。MBA一貫的犀利表露無遺。一 位同學在紙條上寫了幾個字回傳:「你懂不懂拍賣???你只有一份報紙,怎么用『荷蘭 拍賣法』?」(傳聞Google的IPO,將不用傳統(tǒng)的華爾街承銷商,而是在網(wǎng)絡(luò)上使用「 荷蘭拍賣法」競標。這種方法適用于賣方有很多份相同的商品。) 紙條傳來傳去,拍賣法終于確定。老師還在臺上忘我地演講,一個交易市場已經(jīng)在臺下 形成。原價1美元的《華爾街日報》,以「保留價拍賣法」競標。時間5分鐘。買方不知道 賣方的保留價(賣方愿意接受的最低價),低于保留價的標不到,高出保留價的最高標 得標。這是在課堂上,所以沒有雅虎奇摩「直接出價」或「自動出價」的功能,買方只 有一次出價機會,必須憑自己的判斷,在紙上寫下愿意付的最高價,把紙條折好后傳回 給賣方。 接下來的5分鐘,寧靜的教室內(nèi)的氣氛和嘈雜的紐約證交所一樣緊張。曾經(jīng)在紐約證交 所經(jīng)手上億美金的同學,為了一份報紙也開始摩拳擦掌。因為得不得標,代表你待會兒 會不會無聊。以多少錢得標,代表你的分析能力。這不只是在標報紙,也是在標自尊。 5分鐘后,答案揭曉了。原價1元的華爾街日報以4塊半賣出。沒有得標的人嗤之以鼻, 覺得得標者是破壞行情的冤大頭。得標者其實另有如意算盤,他打算做「市場區(qū)隔」, 把《華爾街日報》的「投資理財版」和「營銷媒體版」分開來賣,再做一次競標。 除了這種黑市交易,學校當然也光明正大教我們市場交易的原則。當需求超過供給時, 你怎么辦?熱門的課,如《從A到A+》作者詹姆斯柯林斯教的「創(chuàng)業(yè)」和「小型企業(yè)管理 」,大家擠破頭,怎么決定誰能去上?除了上課,MBA最重要的工作是和來學校征才的 公司面談暑假實習或畢業(yè)后全職工作的機會。熱門的公司,如高盛投資銀行或麥肯錫顧 問公司,大家都想去談,怎么決定誰能擠入門坎? 答案是「銀色子彈」!不論在選課或選擇面談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同樣的點數(shù)、和一 顆銀色子彈。你「標」這堂課所使用的點數(shù)愈高,得到的可能性愈大。如果你非要不可 ,可以丟出「銀色子彈」。這就像撲克牌中的黑桃A,出牌后你就有上這堂課的優(yōu)先權(quán) ,但銀色子彈用掉后,你也失去了再去標其它課的籌碼。市場供需原則的第一課:所有 的選擇,都有代價。我們要問自己:我到底有多想要得到這個東西? 這讓我第一次為自己做選擇,并且為我的選擇付出代價。回想起來:我在臺灣讀書時, 從小到大,很少需要選擇,更少需要負責。從小學到大學,從預官到留學,都有名校, 都有第一志愿。我只要遵循那條路,大概就不會出錯。 所以到了史丹佛,我以同樣的心態(tài),跟別人搶第一志愿。于是我用去了銀色子彈,爭取 到第一志愿公司的面談機會。但當我坐定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根本不知道人家在做些什么。 搞懂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不適合那樣的工作。我走出面談辦公室,浪費了別人和自己的時間 ,和寶貴的銀色子彈,這才發(fā)現(xiàn):在真實世界中,沒有第一志愿,只有很多適合你的志 愿。你必須一一去推敲,然后問自己:我到底多想得到這個志愿?如果你覺得所有的志 愿都適合你,或都不適合你,也許你像當年的我一樣,還沒有誠實面對自己。市場供需 原則固然有效,但也誤導了我們。那些需求最高的商品,也許不適合你。它們都給你最 高的年薪,但沒辦法給你你的心。 后來我畢業(yè)了,才發(fā)現(xiàn)史丹佛也不算是真實世界。在工作、愛情、婚姻、家庭的選擇中 ,供需原則依然適用,只是不再有銀色子彈給我們優(yōu)先權(quán)。而且選擇的后果不只...
史丹佛的12堂課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quán)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quán)利,版權(quán)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nèi)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nèi)容、技術(shù)手段和服務(wù)擁有全部知識產(chǎn)權(quán),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jīng)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wù)質(zhì)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chǎn)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wù)資料固定資產(chǎn)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guān)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shè)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jīng)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gòu)管理辦公總務(wù)管理財務(wù)管理制度質(zhì)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chǎn)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暗促-酒店玫瑰靜悄悄地開 369
- 2終端陳列十五大原則 381
- 3專業(yè)廣告運作模式 342
- 4****主營業(yè)務(wù)發(fā)展戰(zhàn)略設(shè)計 375
- 5中小企業(yè)物流發(fā)展的對策 394
- 6主顧開拓 482
- 7主動推進的客戶服務(wù) 342
- 8專業(yè)媒體策劃與購買 372
- 9中遠電視廣告CF 417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chǔ)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chǎn)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diào)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