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集團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史

  文件類別: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13K

  下載次數(shù):60

  所需積分:4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古井集團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史
古井集團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史 |歷史篇:古井史源長 | 酒,起源于人類的史前。 遠古時期,大陸森林遍布,瓜果豐碩。其中一部分果實在自生自滅中落積于石臼或坑洼 等陰暗潮濕之地,經自然發(fā)酵而成為類似酒的飲料。人類進入農業(yè)社會以后,隨著生產 的發(fā)展,從偶然的發(fā)現(xiàn)到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就是酒生產的開始??脊刨Y料表明,6000多年前 的大汶口文化時期我國已開始釀酒。 亳州的釀酒業(yè)起源于何時?古城亳州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 就開始在這河流縱橫、沃野無垠的中原大地繁衍生息了。據考古界在該地區(qū)發(fā)掘出土的 陶質酒器和谷物發(fā)酵器具表明,亳州釀酒業(yè)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 亳州,上古時屬豫州,商成湯為諸侯時即居于此。公元前1060年,稱焦;公元前1528年楚 平王改焦為譙。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始稱亳州。東漢時譙為豫州刺史治所,唐開元 中,亳盛于魏,成為天下十望府之一。宋朝以后,一直為節(jié)度史治所。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升為直隸州。加之地居萬物滋繁的中原大地,水陸所至,境界四達;境內河流縱 橫,沃野無垠,向為群雄角逐之所,歷代都是交通要道和軍事重鎮(zhèn)。作為一種獨特的歷 史文化――酒,便在悠長而輝煌的古代文化江河中潺潺流淌。 亳州是神醫(yī)華佗,魏武帝曹操的故鄉(xiāng)。盛產130多種中藥材,一向又為政治軍事重鎮(zhèn),水 陸交通便利,歷史上成為中原諸省的物資集散地。渦河之上,常年檣桅林立,岸畔街巷 ,藥材堆積如山,富商大賈云集于此……古城內72條街36條巷108條胡同錯落有致。 酒,"百藥之長",在藥都怎能沒有生產?"百禮之會,非酒不行",在如此繁華的商埠當然 少不了酒。所以漢代以來酒在亳州就相當興盛。據《亳州志》記載,亳州出產的酒品有高 粱酒、明流酒、小藥酒、雙酸酒、福珍酒、老酒、三白酒、竹葉青、狀元紅、佛手酒等 十數(shù)種。酒品之多,足見釀酒技術之發(fā)達精湛。 亳州酒作坊也多得可觀。據考證,亳州減店集(古井酒廠所在地)一地,在明萬歷年間就 有40多家。史料載,宋朝時,亳州酒課(稅)在10萬貫以上,位居全國第四。酒稅數(shù)目之 大,可見酒產量之巨,同時也足見歷史上亳州釀酒業(yè)之興盛了。 亳州,被冠以酒的故鄉(xiāng)可謂名副其實。 九醞春酒 古井貢酒,之所以被世人所稱贊不絕,最主要的原因是該酒的釀制工藝是承襲了1800多 年前的"九醞春酒"工藝。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曾將家鄉(xiāng)亳州產的"九醞春酒"晉獻給獻帝劉協(xié),并上表說明九醞春 酒的制法。曹操在《上九醞春酒請奏》中說:"臣具故令南陽郭芝,有九醞春酒。用曲三十 斤,流水五石,臘月二日漬曲,正月凍解,用好稻米,濾去曲滓,便釀……三日一醞,滿 九斛米止,臣得法,釀之,常善;其上法,滓亦可飲。若以九醞苦難飲,增為十釀,差甘 易飲,不病。今謹上獻。"九醞酒法"是對當時亳州造酒技術的總結,也是亳州的"九醞春 酒"曾作為貢品的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文字依據。1959年,亳州古井酒廠(當時名"亳縣古 井酒廠)就是據此為今天的"古井貢酒"命名的。 "曲者酒之骨"。遠在先秦時期,祖先們就開始以曲釀酒。秦漢以來,我國的釀酒技術已 有很高的成就。[禮記·月令]中記錄了釀酒的六點注意事項:"秫稻必齊,曲孽必時,湛熾 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它要求造酒用的谷物要成熟,投曲要及時,浸 時要保持清潔,造酒用的水質要好,器皿要用優(yōu)良的陶器,火候要適宜。把釀酒的重要 關鍵都指出來了。漢代,由于制曲技術的發(fā)展,各地已經利用不同的谷物來制曲了,因 而酒的品種有所增加。這時既有廉價的"行酒”,又有少曲多米,"一宿而熟"的"甘酒", 有叫"槎"的白酒,有叫做"釃"或”惜下酒"的紅酒,還有叫做”酉央”的清酒。對于亳州這 個人物輻轅之地,較早地運用制曲釀酒的技術是可想而知的。再說身為丞相的曹操,對 當時天下的情況不會不了解,也不會不加比較地僅出于對故里的偏愛而隨便將故鄉(xiāng)產的 酒獻給皇帝??梢?,"九醞春酒"在當時已算是精品了。 所渭春酒者,即春季釀的酒?!端拿裨铝睢贩Q正月所釀酒為"春酒"。"九醞春酒"恰是在"臘 月二日漬曲",正月解凍,用好稻米濾去曲滓便釀的"春酒"。何為"九醞"?九醞"即"九釀 ",分為九次將酒飯投人曲液中?!洱R民要術》分次釀飯下甕,初釀、二釀、三釀,最多至 十釀,直至發(fā)酵停止酒熟止。先釀的發(fā)酵對于后釀的飯起著酒母的作用。"九醞春酒"既 是用"九醞法"釀造的春酒。"三日一醞,滿九斛米止,就是每隔三天投一次米,分九次投 完九斛米。 當時釀酒用的曲有兩種――種曲、采曲,”九醞春酒"所用的曲可能是種曲(即現(xiàn)在的小曲) ,而不是用采曲,因為其用量(30斤)只有原料米(九斛)的30%。這表明當時已利用霉釀酒 了。根霉能在醪中不斷地繁殖,不斷地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則把葡萄糖變成酒精 。實際上"九醞春酒"已是近代霉菌深層培養(yǎng)法的雛形。九釀法也類似近代的連續(xù)投料的 黃酒操作法。 曹操的《上九醞春酒請奏》不僅總結了"九醞春酒"的釀造工藝,而且還提出了改進的辦法 ,這樣釀制的酒味更醇厚濃烈。他認為"若以九醞,苦難飲。增為十釀,差甘易飲,不病 "。對此,賈思勰解釋說:"九醞用米九斛,十醞用米十斛,其用曲三十斤,但米有多少耳 。米多米少是由酒曲"殺米”,即曲對于原料米的糖化和酒精發(fā)酵的效果決定的。曲多酒 苦,米多酒甜。所以《齊民要術》說用米多少,"須善候曲勢:曲勢末窮,米猶消化者,便 加米,唯多為良"。"味足沸定為熟。氣味雖正,沸末息者,曲勢末盡,宜更醞之;不釀則 酒味苦,薄矣。"九醞"的酒用三十斤曲"殺"九斛米,因曲多米少而"苦難飲”,再多投一 斜米,即增一釀,則曲、米之比恰到好處,酒亦"差甘易飲"了。 從廣義上講,今天的古井貢酒就是在"九醞春酒"的基礎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工藝不斷 完善、發(fā)展的結果。雖然"九醞春酒"是發(fā)酵酒,今天的"古井貢酒"是蒸餾酒,兩者之間 工藝上有根本的區(qū)別,但我們完全可以說,亳州在1800年前或更早的年代就能生產出像 "九醞春酒"這樣的好酒,并且給后人留下了釀酒的先進技術和傳統(tǒng),對亳州后來釀酒業(yè) 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才會有今天出現(xiàn)的古井貢酒。 減酒與公興糟坊 在渦河、黃河的河套有一塊土肥水美、糧豐物富的膏腴之地。這,就是以盛產美酒而飲 譽古今的古減店(古井酒廠所在地)。 "渦水厥魚黃河鯉,減酒胡芹宴佳賓"。以產地減店而命名的"減酒",其色、香、味俱佳 ,曾有"開壇十里香"的美譽。厚重的歷史證明這樣一個事實:九醞春酒是古井貢酒的源頭 ,減酒為古井貢酒的前身。 "減酒"是白酒(或燒酒),亦即蒸餾酒。 我國在什么時候才開始有燒酒一類的蒸餾酒的?從《齊民要術》看,賈思鰓沒有提到蒸餾酒 ,可見蒸餾酒的出現(xiàn)不會早于公元六世紀。可是在中唐時代的詠酒詩里,已經出現(xiàn)了"燒 酒"的字樣。白居易在他的四川忠州荔枝樓對酒詩里有句:"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聞琥 珀香"。這里用"燒酒"對"荔枝",表明"燒酒"不是說明動作,而是習見的名詞。唐朝后期 的詩人雍陶有這樣兩句詩:"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當時四川已產燒酒 了。唐李肇著的《國史補》里有"酒則有劍南之燒春"。"燒春"即燒酒,唐人喜歡以"春"字 稱呼酒。這些只言片語說明,燒酒至遲在唐代就有了。 減店何時出現(xiàn)釀酒業(yè)的?《亳州志》記載,減店的存在于唐初,唐開元中亳州為天下十望州 府之一,釀制燒酒的技術很可能傳播到這里來。再說,宋時亳州的酒課(即稅)在10萬貫 以上,像后來酒業(yè)很發(fā)達的減店這樣的產酒地區(qū)不會沒有酒的生產。雖說這些不能作為 減店在唐宋就開始有釀酒業(yè)的依據,但也不能排除減店在唐宋時就有酒業(yè)的可能。 減店出現(xiàn)釀酒業(yè)的年代不能確認,但減店在400余年前,釀酒業(yè)就已有相當規(guī)模是可以認 定的。在減店西頭,有一祖師廟(今已作為"減店學校"校址),曾有鐵鐘一口(1958年時毀 做煉鋼的原料了),這口鐵鐘系由當年減店集上酒業(yè)同仁40多人捐贈,鐘上鑄文落款時間 為:"大明萬歷九年代公元1581年)?;丝梢哉f明,距今400余年前釀酒業(yè)已相當發(fā)達的 減店,其酒業(yè)史又何止是400多年呢? "減酒"的代表首推懷氏的"公興槽坊"造的酒。據"懷氏先生世德碑"載,懷氏系三國時吳 尚書懷敘的后代,經商過亳",由金陵(今南京)于明初遷來亳州,落戶"減店"南15里的" 懷家樓"。懷氏在亳州經營何種商業(yè),因碑文殘缺,難以確定,但據《亳州志》記載,懷氏 在亳州期間,只有少數(shù)幾人曾是"百戶"之類的小官,這說明"經商"是可以肯定的。 "公興槽坊"世稱"歷經九代",于1952年停業(yè)。據懷氏后人回憶和家譜記載,自最后一代 "公興槽坊"的繼承人,可以上溯到第七代的一個叫"懷老萬"的人,曾從上輩手里繼承"公 興槽坊"酒業(yè)。"懷老萬"生于明末,死于1669年,是懷氏富有的代表人物,擁有土地四十 八頃,有銀"一溜十八缸"。 1959年7月在張集鄉(xiāng)減店公社辦的酒廠的基礎上,由國家投資興建亳縣古井酒廠。原減店 酒廠是在"公興糟坊"的舊址上建廠的,當時發(fā)掘出2條發(fā)酵池。池子是土的,深約5尺, 長7尺,寬4尺,口寬底窄。亳縣古井酒廠建廠后,利用原來的2條發(fā)酵池,在減酒傳統(tǒng)的 "老五甑"操作法的基礎上,并吸收現(xiàn)代的釀酒技術,釀出了濃香型獨特風格的"古井貢酒 ",于1963年首次參加全國第二屆評酒會就獲得了金質獎章。 流年似水,公興槽坊上歷史饋贈的兩條發(fā)酵池,已被作為古井酒文化博物館的一部分, 且依然源源不斷地流淌著香飄人寰的美酒。一種新酒的出現(xiàn)到發(fā)展成為名品,短時期內 是難以奏效的。水美糧豐的"減店"地區(qū)正是發(fā)展釀酒的最有利的地方,而后來減店這個 地方酒業(yè)的興盛,其他各業(yè)并非見長的事實,給這些作了一個有力的佐證。 古井貢酒工藝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酒,是一種文化的結晶。一種新酒的出現(xiàn)到發(fā)展成為名品,短時期內是難以奏效的。 古井貢酒之所以能成為白酒中的精品,是與其所在地酒文化的深厚積淀分不開的。 古井酒廠位于渦河、洪河的河套,土肥水美,糧豐物實,歷史上就是中原大地的一塊膏 腴之地。酒業(yè)興盛,酒亦出名。多少年來中原大地的人們就為她的色、香、味俱佳的獨 特風格所傾倒。 古井酒廠就是1959年7月在具有1000多年歷史的"公興槽坊"的原址上興建的。飲譽海內外 的古井貢酒就是在公興槽坊上出品的"九醞春酒"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到古井酒廠參觀訪 問,熱情好客的古井人總要領你到被譽為"功勛池"的兩條發(fā)酵池去參觀。如果不是主人 的介紹,你怎么也不會將那晶瑩醇香的古井貢酒與這兩條爛泥巴發(fā)酵池聯(lián)系在一起。 發(fā)酵池是大曲酒生產的主要設備,而古井酒廠尤為特別的是:泥池老窖是生產古井貢酒的 典型生產工藝。別說以前的老池子,即便是大型的機械化釀酒車間,發(fā)酵池也是泥的。 目前全廠投人生產的8526條發(fā)酵池無一條是磚池或其他材料建的。發(fā)酵池不僅是泥的, 還要老。"百年老池出好酒"之說,并非迷信。建廠時,古井酒工曾對這兩條發(fā)酵池進行 過鉆探,直到深6米時才見黃土。由上而下泥色由深青變成灰,泥體呈蜂窩狀,且酒香撲 鼻,酒工們謂之為"香泥"。老池的實質是什么?科學的測試表明,發(fā)酵池泥中棲息著以己 酸菌為主的多種微生物,它們以泥為載體,以酒醅為營養(yǎng)源,以泥池與酒醅的接觸面為 活動場所,進行著永不停息的生化過程,產生了己酸乙醅為主體的幾十種香氣物質。這 就是古井貢酒香醇濃厚獨特的主要原因。然而,古井人并沒有為傳統(tǒng)所束縛,經過大量 的科學實踐,在白酒界首家培養(yǎng)出這種"香泥”,用于新建池,在短時間內就產出了與老 池同樣高質的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品質卓然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工藝先進。古井貢酒是在傳統(tǒng)的"老五甑"操作 法基礎上,吸取現(xiàn)代釀酒技術發(fā)展而成。古井貢酒最獨特的工藝就是"掐頭去尾"。有經 驗的老酒工把從酒甑中流出的酒液,通過掐頭去尾,中間的優(yōu)質酒液用來勾兌古井貢酒 ,頭酒部分再經過分級,分別勾兌成不同等級的系列酒。掐得準不準,掐得是否恰當直 接影響酒的質量,這全憑老酒工的經驗了。 盡管如此,這些酒還是不能出廠。原酒必須經過"分級入庫",過濾貯存,即"養(yǎng)酒"后, 才能初具"濃香醇厚,柔和爽口"的特點。經過1年甚至30年在地下貯存的基礎酒,通過勾 兌師的精心調兌,才能灌瓶出廠。 古井貢酒獨樹一幟確實是理所當然的。據統(tǒng)計從釀造原料配置開始到成品出廠要經過20 0道工序。這,也許就是古井貢酒之所以卓然不凡的重要原因了。 貢酒風波 時下,古井貢酒以6萬多噸的商品量被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人民"飲以為榮"。但又 有多少人知道一個"貢"字究竟遭了多少次風波? 1959年4月,安徽省輕工業(yè)廳撥款10萬元在曾生產"九醞春酒"的老作坊上擴建安徽亳縣減 店酒廠。時年,7月21日,中共安微省委發(fā)出通知,將減店酒廠改為省營廠。10月16日安 徽省輕工業(yè)...
古井集團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史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