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汽車消費市場及其特征分析

  文件類別: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1K

  下載次數:167

  所需積分:3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上海的汽車消費市場及其特征分析
第一章 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及其近況

近幾年,中國面臨著市場需求嚴重不足,消費支出持續(xù)低迷,居民儲蓄存款超常增長的局面。盡管政府大力倡導提高消費需求,并逐步采取措施培育新的消費品市場,但是效果甚微。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國的汽車消費。據最新統(tǒng)計數據,日本平均每29人擁有1輛汽車,美國平均每18人擁有1輛汽車,西歐平均2人1輛,發(fā)展中國家如巴西、墨西哥、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平均10-20人1輛,中國目前是平均每千人2輛。中國汽車的普及率如此之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對汽車的需求量很小。為什么中國的汽車需求遲遲啟動不起來?本文擬從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特點來分析其中的原因。

1.1近年來中國汽車的消費狀況(1)

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汽車需求量占汽車需求總量的比例逐年提高。到1995年,汽車所占的市場份額已躍居中國汽車市場9類車型的首位,達23%,1998年,則上升到了32%,預計到2000年,汽車需求占總需求的比例將達到40%-50%。
但從近年汽車銷售量看, 1997年銷售4753萬輛,增長率為2.29%;1998年銷售5083萬輛,增長率為6.95%;1999年上半年增長率為5.78%,依市場慣性看,該年汽車增長率難以突破7%。盡管各汽車廠家從1997年末開始紛紛大規(guī)模、大幅度地降價,卻未能激發(fā)市場的有效需求。1998-1999年總體產銷增幅不大,庫存積壓嚴重,市場啟而不動。同時,汽車消費市場結構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私人選購汽車的比重加大,但選購汽車的檔次還是以低價位為主。

1.2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特點

1.2.1 汽車消費市場的結構
“社會集團”和私人是中國汽車消費主體的兩大構成部分,公款買車一直是中國汽車的傳統(tǒng)消費方式。其實,各國汽車工業(yè)起步都是首先依仗了公費購車市場,中國也不例外。中國的公費購車市場確實支持了汽車工業(yè)的起步,而且由于中國公務員的收入還低,公費購車市場還有存在的必要。近來在一系列政策的影響下,集團消費在汽車市場中地位的日趨弱化已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公務用車占汽車市場總需求的比率在逐年下降,但目前仍是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998年,集團消費占汽車總消費的60%,仍具絕對優(yōu)勢。
近5年來,中國私人購車市場空前活躍,私人購車的需求量平均增長幅度為28.1%,而同期非私人汽車的需求量平均只增長68%。1996、1997年私人購買汽車的數量分別為7萬輛和10萬輛,而1998年已接近20萬輛,占汽車總需求的比重已近40%。但總體上,絕大多數私人購車是用于營運、商務兼生活用車,純粹的生活消費購車比例還相當小。10多年來,中國出租車總量增長了近10倍,其中很大一部分為汽車。出租用汽車的增長對中國汽車需求的穩(wěn)定增長起了重要作用。而近幾年,私人購車(用于純消費)持續(xù)升溫,尤其是1997年,全國各地的汽車交易市場上私人購車比率月月上升。私人消費購車已成為中國汽車市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結構已出現(xiàn)了公務、出租和私人用車三分天下的格局。
盡管汽車的私人消費比例還很小,但應該看到中國汽車私家消費的潛能很大。資料顯示:在全國大約3億家庭中,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富豪型家庭占1%,3-10萬元的富裕型家庭占6%,1-3萬元的小康型家庭占55%。全國城鄉(xiāng)居民銀行存款已突破6萬億元,家庭購車潛能不言而喻。從國際汽車市場的發(fā)展規(guī)律看,當一個家庭的2年收入之和相當于一輛汽車的售價時,這個家庭便要買車。按此標準測算,價值在10萬元左右的汽車就有至少2100萬輛的潛在需求量。如果全國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有5%轉化為購車消費,也可消化售價10萬元左右的汽車300萬輛??梢?即使汽車在中國還未達到普及的程度,只要有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家庭參與消費,其絕對數量就相當可觀。據一項調查顯示,64%的人渴望擁有一輛汽車,40%的人說200年內擁有一輛汽車是自己的奮斗目標。一旦這些潛在的汽車需求得到實現(xiàn),不僅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結構會發(fā)生重大改變,更趨于合理,而且巨大的需求也將為中國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上海的汽車消費市場及其特征分析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人才招聘 免責聲明 常見問題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隱私保護 積分規(guī)則 關于我們 登陸幫助 友情鏈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