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認證常識(doc)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ISO9000認證常識(doc)
ISO9000認證常識 你是不是覺得“ISO9000”、“國際標準”、“品質”、“管理體系”、“認證”等等名詞聽得 很多,覺得耳熟? 但是,如果真的問你“什么叫ISO9000?”等等時,你是不是又抓頭撓耳、無可奉告? 嗨!被我猜中了。這就叫做“隔行如隔山”。 現在,你一定急于想知道究竟什么叫ISO9000等等,是嗎? 那么,讓本文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告訴你吧。 第一.什么叫ISO ISO是一個組織的英語簡稱。其全稱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譯成中文就是“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 成立的“國際標準化協(xié)會國際聯合會”(簡稱ISA)。他如IEC 也比較大。IEC即“國際電工委員會”,1906年在英國倫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標準 化組織。IEC主要負責電工、電子領域的標準化活動。而ISO負責除電工、電子領域之外 的所有其他領域的標準化活動。 ISO 宣稱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進標準化及其相關活動的發(fā)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務的國際交 換,在智力、科學、技術和經濟領域開展合作?!? ISO 現有117個成員,包括117個國家和地區(qū)。 ISO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每年一次的“全體大會”,其日常辦事機構是中央秘書處,設在 瑞士的日內瓦。中央秘書處現有170名職員,由秘書長領導。 第二.什么叫ISO9000 ISO通過它的2856個技術機構開展技術活動。其中技術委員會(簡稱TC)共185個, 分技術委員會(簡稱SC)共611 個,工作組(WG)2022個,特別工作組38個。 ISO的2856個技術機構技術活動的成果(產品)是“國際標準”。ISO現已制定出國際 標準共10300多個,主要涉及各行各業(yè)各種產品(包括服務產品、知識產品等)的技術規(guī) 范。 ISO制定出來的國際標準除了有規(guī)范的名稱之外,還有編號,編號的格式是:ISO+標 準號+[杠+分標準號]+冒號+發(fā)布年號(方括號中的內容可有可無),例如:ISO8402:1 987、ISO9000-1:1994等,分別是某一個標準的編號。 但是,“ISO9000”不是指一個標準,而是一族標準的統(tǒng)稱。根據ISO9000- 1:1994的定義:“‘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 什么叫TC176呢?TC176即ISO中第176個技術委員會,它成立于1980年,全稱是“品質 保證技術委員會”,1987年又更名為“品質管理和品質保證技術委員會”。TC176專門負責 制定品質管理和品質保證技術的標準。 TC176最早制定的一個標準是ISO8402:1986,名為《品質- 術語》,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發(fā)布。1987年3月,ISO又正式發(fā)布了ISO9000:1987、ISO 9001:1987、ISO9002:1987、ISO9003:1987、ISO9004:1987共5個國際標準,與ISO8 402:1986一起統(tǒng)稱為”ISO9000系列標準”。 此后,TC176又于1990年發(fā)布了一個標準,1991年發(fā)布了三個標準,1992年發(fā)布了一 個標準,1993年發(fā)布了五個標準;1994年沒有另外發(fā)布標準,但是對前述“ISO9000系列 標準”統(tǒng)一作了修改,分別改為ISO8402:1994、ISO9000- 1:1994、ISO9001:1994、ISO9002:1994、ISO9003:1994、ISO9004- 1:1994,并把TC176制定的標準定義為“ISO9000族”。1995年,TC176又發(fā)布了一個標準 ,編號是ISO10013:1995。至今,ISO9000族一共有17個標準,詳見附錄A。 對于上述標準,作為專家應該通曉,作為企業(yè),只需選用如下三個標準之一: 1. ISO9001:1994《品質體系 設計、開發(fā)、生產、安裝和服務的品質保證模式》; 2. ISO9002:1994《品質體系 生產、安裝和服務的品質保證模式》; 3. ISO9003:1994《品質體系 最終檢驗和試驗的品質保證模式》。 第三.什么叫認證 “認證”一詞的英文原意是一種出具證明文件的行動。ISO/IEC指南2:1986中對“認證 ”的定義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鑒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規(guī) 范性文件的活動?!? 舉例來說,對第一方(供方或賣方)生產的產品甲,第二方(需方或買方)無法判 定其品質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來判定。第三方既要對第一方負責,又要對第二方負責 ,不偏不倚,出具的證明要能獲得雙方的信任,這樣的活動就叫做“認證”。 這就是說,第三方的認證活動必須公開、公正、公平,才能有效。這就要求第三方 必須有絕對的權力和威信,必須獨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須與第一方和第二方沒 有經濟上的利害關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關系,或者有維護雙方權益的義務和責任,才 能獲得雙方的充分信任。 那么,這個第三方的角色應該由誰來擔當呢?顯然,非國家或政府莫屬。由國家或 政府的機關直接擔任這個角色,或者由國家或政府認可的組織去擔任這個角色,這樣的 機關或組織就叫做“認證機構”,詳見附錄B。 現在,各國的認證機構主要開展如下兩方面的認證業(yè)務: 1. 產品品質認證 現代的第三方產品品質認證制度早在1903年發(fā)源于英國,是由英國工程標準委員會 (BSI的前身)首創(chuàng)的。 在認證制度產生之前,供方(第一方)為了推銷其產品,通常采用“產品合格聲明” 的方式,來博取顧客(第二方)的信任。這種方式,在當時產品簡單,不需要專門的檢 測手段就可以直觀判別優(yōu)劣的情況下是可行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產品品種 日益增多,產品的結構和性能日趨復雜,僅憑買方的知識和經驗很難判斷產品是否符合 要求;加之供方的“產品合格聲明”屬于“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一套,真真假假,魚龍 混雜,并不總是可信,這種方式的信譽和作用就逐漸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前述產品品 質認證制度也就應運而生。 1971年,ISO成立了“認證委員會”(CERTICO),1985年,易名為“合格評定委員會” (CASCO),促進了各國產品品質認證制度的發(fā)展。 現在,全世界各國的產品品質認證一般都依據國際標準進行認證。國際標準中的60 %是由ISO制定的,20%是由IEC制定的,20%是由其他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也有很多是 依據各國自己的國家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進行認證的,詳見附錄C。 產品品質認證包括合格認證和安全認證兩種。依據標準中的性能要求進行認證叫做 合格認證;依據標準中的安全要求進行認證叫做安全認證。前者是自愿的,后者是強制 性的。 產品品質認證工作,從20世紀30年代后發(fā)展很快。到了50年代,所有工業(yè)發(fā)達國家 基本得到普及。第三世界的國家多數在70年代逐步推行。我國是從1981年4月才成立了第 一個認證機構—“中國電子器件質量認證委員會”,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發(fā)展快。 2. 品質管理體系認證 這種認證是由西方的品質保證活動發(fā)展起來的。 1959年,美國國防部向國防部供應局下屬的軍工企業(yè)提出了品質保證要求,要求承 包商“應制定和保持與其經營管理、規(guī)程相一致的有效的和經濟的品質保證體系”,“應在 實現合同要求的所有領域和過程(例如:設計、研制、制造、加工、裝配、檢驗、試驗 、維護、裝箱、儲存和安裝)中充分保證品質”,并對品質保證體系規(guī)定了兩種統(tǒng)一的模 式:軍標MIL-Q-9858A《品質大綱要求》和軍標MIL-I- 45208《檢驗系統(tǒng)要求》。承包商要根據這兩個模式編制“品質保證手冊”,并有效實施。政 府要對照文件逐步檢查、評定實施情況。這實際上就是現代的第二方品質體系審核的雛 形。這種辦法促使承包商進行全面的品質管理,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后來,美國軍工企業(yè)的這個經驗很快被其他工業(yè)發(fā)達國家軍工部門所采用,并逐步 推廣到民用工業(yè),在西方各國蓬勃發(fā)展起來。 隨著上述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fā)展,各國的認證機構在進行產品品質認證的時候, 逐漸增加了對企業(yè)的品質保證體系進行審核的內容,進一步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發(fā)展。 到了70年代后期,英國一家認證機構BSI(英國標準協(xié)會)首先開展了單獨的品質保證體 系的認證業(yè)務,使品質保證活動由第二方審核發(fā)展到第三方認證,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 ,更加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fā)展。 通過三年的實踐,BSI認為,這種品質保證體系的認證適應面廣,靈活性大,有向國 際社會推廣的價值。于是,在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項建議。ISO根據BSI的建議,當年即 決定在ISO的認證委員會的“品質保證工作組”的基礎上成立“品質保證委員會”。1980年, ISO正式批準成立了“品質保證技術委員會”(即TC176)著手這一工作,從而導致了前述 “ISO9000族”標準的誕生,健全了單獨的品質體系認證的制度,一方面擴大了原有品質認 證機構的業(yè)務范圍,另一方面又導致了一大批新的專門的品質體系認證機構的誕生。 自從1987年ISO9000系列標準問世以來,為了加強品質管理,適應品質競爭的需要, 企業(yè)家們紛紛采用ISO9000系列標準在企業(yè)內部建立品質管理體系,申請品質體系認證, 很快形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qū)正在積極推行ISO 9000國際標準,約有40個品質體系認可機構,認可了約300家品質體系認證機構,20多萬 家企業(yè)拿到了ISO9000品質體系認證證書,第一個國際多邊承認協(xié)議和區(qū)域多邊承認協(xié)議 也于1998年1月22日和1998年1月24日先后在中國廣州誕生。 一套國際標準,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被這么多國家采用,影響如此廣泛,這是在國際 標準化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已經被公認為“ISO9000現象”。 那么,為什么ISO9000事業(yè)發(fā)展如此迅速呢?請看下節(jié)。 第四.推行ISO9000的作用 1. 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yè)效益;增強客戶信心,擴大市場份額 負責ISO9000品質體系認證的認證機構都是經過國家認可機構認可的權威機構,對企 業(yè)的品質體系的審核是非常嚴格的。這樣,對于企業(yè)內部來說,可按照經過嚴格審核的 國際標準化的品質體系進行品質管理,真正達到法治化、科學化的要求,極大地提高工 作效率和產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企業(yè)外部來說,當顧 客得知供方按照國際標準實行管理,拿到了ISO9000品質體系認證證書,并且有認證機構 的嚴格審核和定期監(jiān)督,就可以確信該企業(yè)是能夠穩(wěn)定地生產合格產品乃至優(yōu)秀產品的 信得過的企業(yè),從而放心地與企業(yè)訂立供銷合同,擴大了企業(yè)的市場占有率??梢哉f, 在這兩方面都收到了立竿見影的功效。 2. 獲得了國際貿易“通行證”,消除了國際貿易壁壘 許多國家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設置了種種貿易壁壘,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 。其中非關稅壁壘主要是技術壁壘,技術壁壘中,又主要是產品品質認證和ISO9000品質 體系認證的壁壘。特別是,在“世界貿易組織”內,各成員國之間相互排除了關稅壁壘, 只能設置技術壁壘,所以,獲得認證是消除貿易壁壘的主要途徑。(在我國“入世”以后 ,失去了區(qū)分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嚴格界限,所有貿易都有可能遭遇上述技術壁壘, 應該引起企業(yè)界的高度重視,及早防范。) 3. 節(jié)省了第二方審核的精力和費用 在現代貿易實踐中,,第二方審核早就成為慣例,又逐漸發(fā)現其存在很大的弊端: 一個供方通常要為許多需方供貨,第二方審核無疑會給供方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 ,需方也需支付相當的費用,同時還要考慮派出或雇傭人員的經驗和水平問題,否則, 花了費用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唯有ISO9000認證可以排除這樣的弊端。因為作為第一方 的生產企業(yè)申請了第三方的ISO9000認證并獲得了認證證書以后,眾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 對第一方進行審核,這樣,不管是對第一方還是對第二方都可以節(jié)省很多精力或費用。 還有,如果企業(yè)在獲得了ISO9000認證之后,再申請UL、CE等產品品質認證,還可以免除 認證機構對企業(yè)的品質保證體系進行重復認證的開支。 4. 在產品品質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國際貿易競爭的手段主要是價格競爭和品質競爭。由于低價銷售的方法不僅使利潤 銳減,如果構成傾銷,還會受到貿易制裁,所以,價格競爭的手段越來越不可取。70年 代以來,品質競爭已成為國際貿易競爭的主要手段,不少國家把提高進口商品的品質要 求作為限入獎出的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措施。實行ISO9000國際標準化的品質管理,可以 穩(wěn)定地提高產品品質,使企業(yè)在產品品質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5. 有效地避免產品責任 各國在執(zhí)行產品品質法的實踐中,由于對產品品質的投訴越來越頻繁,事故原因越 來越復雜,追究責任也就越來越嚴格。尤其是近幾年,發(fā)達國家都在把原有的“過失責任 ”轉變?yōu)椤皣栏褙熑巍狈ɡ?,對制造商的安全要求提高很多。例如,工人在操作一臺機床時 受到傷害,按“嚴格責任”法理,法院不僅要看該機床機件故障之類的品質問題,還要看 其有沒有安全裝置,有沒有向操作者發(fā)出警告的裝置等。法院可以根據上述任何一個問 題判定該機床存在缺...
ISO9000認證常識(doc)
ISO9000認證常識 你是不是覺得“ISO9000”、“國際標準”、“品質”、“管理體系”、“認證”等等名詞聽得 很多,覺得耳熟? 但是,如果真的問你“什么叫ISO9000?”等等時,你是不是又抓頭撓耳、無可奉告? 嗨!被我猜中了。這就叫做“隔行如隔山”。 現在,你一定急于想知道究竟什么叫ISO9000等等,是嗎? 那么,讓本文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告訴你吧。 第一.什么叫ISO ISO是一個組織的英語簡稱。其全稱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譯成中文就是“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 成立的“國際標準化協(xié)會國際聯合會”(簡稱ISA)。他如IEC 也比較大。IEC即“國際電工委員會”,1906年在英國倫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標準 化組織。IEC主要負責電工、電子領域的標準化活動。而ISO負責除電工、電子領域之外 的所有其他領域的標準化活動。 ISO 宣稱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進標準化及其相關活動的發(fā)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務的國際交 換,在智力、科學、技術和經濟領域開展合作?!? ISO 現有117個成員,包括117個國家和地區(qū)。 ISO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每年一次的“全體大會”,其日常辦事機構是中央秘書處,設在 瑞士的日內瓦。中央秘書處現有170名職員,由秘書長領導。 第二.什么叫ISO9000 ISO通過它的2856個技術機構開展技術活動。其中技術委員會(簡稱TC)共185個, 分技術委員會(簡稱SC)共611 個,工作組(WG)2022個,特別工作組38個。 ISO的2856個技術機構技術活動的成果(產品)是“國際標準”。ISO現已制定出國際 標準共10300多個,主要涉及各行各業(yè)各種產品(包括服務產品、知識產品等)的技術規(guī) 范。 ISO制定出來的國際標準除了有規(guī)范的名稱之外,還有編號,編號的格式是:ISO+標 準號+[杠+分標準號]+冒號+發(fā)布年號(方括號中的內容可有可無),例如:ISO8402:1 987、ISO9000-1:1994等,分別是某一個標準的編號。 但是,“ISO9000”不是指一個標準,而是一族標準的統(tǒng)稱。根據ISO9000- 1:1994的定義:“‘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 什么叫TC176呢?TC176即ISO中第176個技術委員會,它成立于1980年,全稱是“品質 保證技術委員會”,1987年又更名為“品質管理和品質保證技術委員會”。TC176專門負責 制定品質管理和品質保證技術的標準。 TC176最早制定的一個標準是ISO8402:1986,名為《品質- 術語》,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發(fā)布。1987年3月,ISO又正式發(fā)布了ISO9000:1987、ISO 9001:1987、ISO9002:1987、ISO9003:1987、ISO9004:1987共5個國際標準,與ISO8 402:1986一起統(tǒng)稱為”ISO9000系列標準”。 此后,TC176又于1990年發(fā)布了一個標準,1991年發(fā)布了三個標準,1992年發(fā)布了一 個標準,1993年發(fā)布了五個標準;1994年沒有另外發(fā)布標準,但是對前述“ISO9000系列 標準”統(tǒng)一作了修改,分別改為ISO8402:1994、ISO9000- 1:1994、ISO9001:1994、ISO9002:1994、ISO9003:1994、ISO9004- 1:1994,并把TC176制定的標準定義為“ISO9000族”。1995年,TC176又發(fā)布了一個標準 ,編號是ISO10013:1995。至今,ISO9000族一共有17個標準,詳見附錄A。 對于上述標準,作為專家應該通曉,作為企業(yè),只需選用如下三個標準之一: 1. ISO9001:1994《品質體系 設計、開發(fā)、生產、安裝和服務的品質保證模式》; 2. ISO9002:1994《品質體系 生產、安裝和服務的品質保證模式》; 3. ISO9003:1994《品質體系 最終檢驗和試驗的品質保證模式》。 第三.什么叫認證 “認證”一詞的英文原意是一種出具證明文件的行動。ISO/IEC指南2:1986中對“認證 ”的定義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鑒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規(guī) 范性文件的活動?!? 舉例來說,對第一方(供方或賣方)生產的產品甲,第二方(需方或買方)無法判 定其品質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來判定。第三方既要對第一方負責,又要對第二方負責 ,不偏不倚,出具的證明要能獲得雙方的信任,這樣的活動就叫做“認證”。 這就是說,第三方的認證活動必須公開、公正、公平,才能有效。這就要求第三方 必須有絕對的權力和威信,必須獨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須與第一方和第二方沒 有經濟上的利害關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關系,或者有維護雙方權益的義務和責任,才 能獲得雙方的充分信任。 那么,這個第三方的角色應該由誰來擔當呢?顯然,非國家或政府莫屬。由國家或 政府的機關直接擔任這個角色,或者由國家或政府認可的組織去擔任這個角色,這樣的 機關或組織就叫做“認證機構”,詳見附錄B。 現在,各國的認證機構主要開展如下兩方面的認證業(yè)務: 1. 產品品質認證 現代的第三方產品品質認證制度早在1903年發(fā)源于英國,是由英國工程標準委員會 (BSI的前身)首創(chuàng)的。 在認證制度產生之前,供方(第一方)為了推銷其產品,通常采用“產品合格聲明” 的方式,來博取顧客(第二方)的信任。這種方式,在當時產品簡單,不需要專門的檢 測手段就可以直觀判別優(yōu)劣的情況下是可行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產品品種 日益增多,產品的結構和性能日趨復雜,僅憑買方的知識和經驗很難判斷產品是否符合 要求;加之供方的“產品合格聲明”屬于“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一套,真真假假,魚龍 混雜,并不總是可信,這種方式的信譽和作用就逐漸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前述產品品 質認證制度也就應運而生。 1971年,ISO成立了“認證委員會”(CERTICO),1985年,易名為“合格評定委員會” (CASCO),促進了各國產品品質認證制度的發(fā)展。 現在,全世界各國的產品品質認證一般都依據國際標準進行認證。國際標準中的60 %是由ISO制定的,20%是由IEC制定的,20%是由其他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也有很多是 依據各國自己的國家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進行認證的,詳見附錄C。 產品品質認證包括合格認證和安全認證兩種。依據標準中的性能要求進行認證叫做 合格認證;依據標準中的安全要求進行認證叫做安全認證。前者是自愿的,后者是強制 性的。 產品品質認證工作,從20世紀30年代后發(fā)展很快。到了50年代,所有工業(yè)發(fā)達國家 基本得到普及。第三世界的國家多數在70年代逐步推行。我國是從1981年4月才成立了第 一個認證機構—“中國電子器件質量認證委員會”,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發(fā)展快。 2. 品質管理體系認證 這種認證是由西方的品質保證活動發(fā)展起來的。 1959年,美國國防部向國防部供應局下屬的軍工企業(yè)提出了品質保證要求,要求承 包商“應制定和保持與其經營管理、規(guī)程相一致的有效的和經濟的品質保證體系”,“應在 實現合同要求的所有領域和過程(例如:設計、研制、制造、加工、裝配、檢驗、試驗 、維護、裝箱、儲存和安裝)中充分保證品質”,并對品質保證體系規(guī)定了兩種統(tǒng)一的模 式:軍標MIL-Q-9858A《品質大綱要求》和軍標MIL-I- 45208《檢驗系統(tǒng)要求》。承包商要根據這兩個模式編制“品質保證手冊”,并有效實施。政 府要對照文件逐步檢查、評定實施情況。這實際上就是現代的第二方品質體系審核的雛 形。這種辦法促使承包商進行全面的品質管理,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后來,美國軍工企業(yè)的這個經驗很快被其他工業(yè)發(fā)達國家軍工部門所采用,并逐步 推廣到民用工業(yè),在西方各國蓬勃發(fā)展起來。 隨著上述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fā)展,各國的認證機構在進行產品品質認證的時候, 逐漸增加了對企業(yè)的品質保證體系進行審核的內容,進一步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發(fā)展。 到了70年代后期,英國一家認證機構BSI(英國標準協(xié)會)首先開展了單獨的品質保證體 系的認證業(yè)務,使品質保證活動由第二方審核發(fā)展到第三方認證,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 ,更加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fā)展。 通過三年的實踐,BSI認為,這種品質保證體系的認證適應面廣,靈活性大,有向國 際社會推廣的價值。于是,在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項建議。ISO根據BSI的建議,當年即 決定在ISO的認證委員會的“品質保證工作組”的基礎上成立“品質保證委員會”。1980年, ISO正式批準成立了“品質保證技術委員會”(即TC176)著手這一工作,從而導致了前述 “ISO9000族”標準的誕生,健全了單獨的品質體系認證的制度,一方面擴大了原有品質認 證機構的業(yè)務范圍,另一方面又導致了一大批新的專門的品質體系認證機構的誕生。 自從1987年ISO9000系列標準問世以來,為了加強品質管理,適應品質競爭的需要, 企業(yè)家們紛紛采用ISO9000系列標準在企業(yè)內部建立品質管理體系,申請品質體系認證, 很快形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qū)正在積極推行ISO 9000國際標準,約有40個品質體系認可機構,認可了約300家品質體系認證機構,20多萬 家企業(yè)拿到了ISO9000品質體系認證證書,第一個國際多邊承認協(xié)議和區(qū)域多邊承認協(xié)議 也于1998年1月22日和1998年1月24日先后在中國廣州誕生。 一套國際標準,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被這么多國家采用,影響如此廣泛,這是在國際 標準化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已經被公認為“ISO9000現象”。 那么,為什么ISO9000事業(yè)發(fā)展如此迅速呢?請看下節(jié)。 第四.推行ISO9000的作用 1. 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yè)效益;增強客戶信心,擴大市場份額 負責ISO9000品質體系認證的認證機構都是經過國家認可機構認可的權威機構,對企 業(yè)的品質體系的審核是非常嚴格的。這樣,對于企業(yè)內部來說,可按照經過嚴格審核的 國際標準化的品質體系進行品質管理,真正達到法治化、科學化的要求,極大地提高工 作效率和產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企業(yè)外部來說,當顧 客得知供方按照國際標準實行管理,拿到了ISO9000品質體系認證證書,并且有認證機構 的嚴格審核和定期監(jiān)督,就可以確信該企業(yè)是能夠穩(wěn)定地生產合格產品乃至優(yōu)秀產品的 信得過的企業(yè),從而放心地與企業(yè)訂立供銷合同,擴大了企業(yè)的市場占有率??梢哉f, 在這兩方面都收到了立竿見影的功效。 2. 獲得了國際貿易“通行證”,消除了國際貿易壁壘 許多國家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設置了種種貿易壁壘,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 。其中非關稅壁壘主要是技術壁壘,技術壁壘中,又主要是產品品質認證和ISO9000品質 體系認證的壁壘。特別是,在“世界貿易組織”內,各成員國之間相互排除了關稅壁壘, 只能設置技術壁壘,所以,獲得認證是消除貿易壁壘的主要途徑。(在我國“入世”以后 ,失去了區(qū)分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嚴格界限,所有貿易都有可能遭遇上述技術壁壘, 應該引起企業(yè)界的高度重視,及早防范。) 3. 節(jié)省了第二方審核的精力和費用 在現代貿易實踐中,,第二方審核早就成為慣例,又逐漸發(fā)現其存在很大的弊端: 一個供方通常要為許多需方供貨,第二方審核無疑會給供方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 ,需方也需支付相當的費用,同時還要考慮派出或雇傭人員的經驗和水平問題,否則, 花了費用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唯有ISO9000認證可以排除這樣的弊端。因為作為第一方 的生產企業(yè)申請了第三方的ISO9000認證并獲得了認證證書以后,眾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 對第一方進行審核,這樣,不管是對第一方還是對第二方都可以節(jié)省很多精力或費用。 還有,如果企業(yè)在獲得了ISO9000認證之后,再申請UL、CE等產品品質認證,還可以免除 認證機構對企業(yè)的品質保證體系進行重復認證的開支。 4. 在產品品質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國際貿易競爭的手段主要是價格競爭和品質競爭。由于低價銷售的方法不僅使利潤 銳減,如果構成傾銷,還會受到貿易制裁,所以,價格競爭的手段越來越不可取。70年 代以來,品質競爭已成為國際貿易競爭的主要手段,不少國家把提高進口商品的品質要 求作為限入獎出的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措施。實行ISO9000國際標準化的品質管理,可以 穩(wěn)定地提高產品品質,使企業(yè)在產品品質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5. 有效地避免產品責任 各國在執(zhí)行產品品質法的實踐中,由于對產品品質的投訴越來越頻繁,事故原因越 來越復雜,追究責任也就越來越嚴格。尤其是近幾年,發(fā)達國家都在把原有的“過失責任 ”轉變?yōu)椤皣栏褙熑巍狈ɡ?,對制造商的安全要求提高很多。例如,工人在操作一臺機床時 受到傷害,按“嚴格責任”法理,法院不僅要看該機床機件故障之類的品質問題,還要看 其有沒有安全裝置,有沒有向操作者發(fā)出警告的裝置等。法院可以根據上述任何一個問 題判定該機床存在缺...
ISO9000認證常識(doc)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SA8000 230
- 2ISO9001-2000 172
- 3ISO9000要求 194
- 4ISO9000品質成本 227
- 52000版ISO9001實戰(zhàn) 181
- 62000版ISO9001實戰(zhàn) 145
- 75S推行手冊 450
- 85S實施要點 219
- 9公司全套ISO9001:20 1423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